奏响兴旅强音——修水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2022-06-26 08:54:02 来源: 江西日报
关注新华网
关注头条江西
图集

    一个诞生文化大家的地方,一座山水秀美的县城,凭借着红、绿、古、特丰富的旅游资源,修水县景区旅游、乡村旅游、城区旅游三箭齐发,跑出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后发”劣势变“厚发”优势

    “在旅游创建上全力攻坚、全面突破,让修水真正成为一个全域全季旅游的好地方……”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修水县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全域旅游发展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开启了修水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由于起步晚、基础差,过去几年修水县旅游一直不温不火,“养在深山人未识”一度成为该县旅游发展的一个痛点。

    如何快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修水县提出“强工兴旅”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着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速度。《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修水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修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系列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双井黄庭坚故里景区二三期、宁州古城、鹿鸣谷景区、金龙山景区、陈门五杰故里景区提档升级工程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全县建成和在建旅游项目达到20个,总投资超200亿元,成功摘得“全省旅游强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202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93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旅游收入达80.5亿元,增长20.1%,修水旅游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文化高峰”变“文旅高地”

    在杭口镇双井村黄庭坚故里,经常有省内外的学生来进行研学之旅,听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故事。据介绍,去年以来,景区积极拓展研学之旅业务,与省内外200多家学校、公司、单位合作,累计接待研学团队举办国学、书画、户外拓展等各类研学培训班400余场次,培训超过30万人次。

    这是修水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修水拥有“诗书双绝”黄庭坚和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两座“文化高峰”,也是秋收起义主要策源地。古色、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该县通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先后打造了黄庭坚故里、陈门五杰故里两个国家4A级景区,推出文化之旅、红色之旅等旅游线路。

    修水县上衫村是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整合红色资源,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对红色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原貌,展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发展。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的千古名句在千年后的修水成为现实。今年5月,修水县举办“桐为情”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七彩黄沙四季游”旅游周活动,沿着乡村小道直上,五万亩桐花竞相绽放,绵延数十里,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修水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两条腿走路,充分激活山水资源,吸引周边城市游客远离喧嚣,来修水“深呼吸”。

    在修水杭口镇杨坊村,远远就能看到停着一节火车厢,这是该村“青青小镇”游乐园里的热门项目。像这样的秀美乡村旅游点,修水有20余个,直接带动50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3万余人就业,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真正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民的发展之路。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近年来,修水县把旅游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围绕修河“一线串珠”布局重点旅游项目,把城区当景区,把项目当景点来打造,南崖-马家洲公园、宁州古城、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大洋洲公园、宁红茶文化园、修河天街,鹿鸣谷景区……如今的修水县城已经成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也成为修水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百里修江潮平岸阔,数千年古邑文章奥府。如今的修水,处处是景,时时宜游,人文之美,山水之美,美美与共,一张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龚春光 记者 梁振堂)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凯丰
加载更多
江西新余: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
江西新余: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
江西婺源:强降雨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江西婺源:强降雨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新华网专题: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
新华网专题: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
洪水退后 补插秧苗
洪水退后 补插秧苗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1344112877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