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西两会期间,江西省政协委员、赣州市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奇锋接受新华网专访,围绕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与网友进行分享交流。
新华网:今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提能升级,制造业基础再造、绿色制造提升、服务型制造优化升级等专项工程”,请问王奇锋委员,您认为江西应该如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王奇锋:建设江西现代产业体系,县域产业园区一定是重要的承载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为此,我建议: 一是全省在主要产业园区“适度超前”统筹部署数字新基建,重点规划投入面向产业数字化的“端网融合”新型工业数字网络、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资源体系,让企业生产进园区就像人才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一样,用生产服务业水平吸引企业和人才来赣。二是大力推广“链群配+产业大脑+实体工厂”县域未来园区数字化示范,用制造资源共享的理念,网络化协作的智造模式,有效降低企业数字化成本,提高产业资源调度效率,就地培养更多的产业人才尤其是数字化人才。三是在未来园区里要布局共享式的“院士专家成果转化中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教融合中心,产业实训中心”等,相关部门鼓励市场化建设与运营,在政策上给予运营补贴和资质认定,让人才与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高校“一站式”共商共建共创共享共富。
“链群配+产业大脑+实体工厂”助力赣南苏区现代化产业集群振兴发展。
新华网:您是如何来到赣州这片红色土地的?为什么选择在赣南老区做产业数字化相关工作?
王奇锋:2019年,我们专家团受邀参加首届赣南苏区人才峰会,深感赣南这片红土地对人才的尊重与包容。之后,由院士专家指导,我们迅速落地成立了赣州市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开始了一系列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三年时间,我们已经服务了11个县(市、区)2400多家企业,协助打造了“南康一网五中心产业数字化智造平台”“会昌氟盐新材三位一体智慧园区”和“崇义好竹易竹材料数字化智造平台”等产业数字化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产业缺乏梳理、少数企业思想不够解放等原因,加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所以在赣南做数字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做县域产业数字化,是比较辛苦的。近期,我们看到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队伍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即将出台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等政策,这些都为我们留在赣州发展提供了巨大信心。
崇义好竹易竹材料数字化智造平台。
新华网:近日,工信部直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了2022中国数字城市百强和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名榜单。从两个榜单对比结果看,南昌、赣州和宜春均在百强榜内。特别是赣州,在数字城市百强榜单内大幅跃进到59位;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榜单内跃迁至60位。作为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的专家,您怎么看待这个排名变化?
王奇锋: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赣深高铁开通等重大机遇,用足用活国家对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支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引进了像格力电器、吉利动力电池、富士康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出人才政策的“加强版、升级版”,成立赣州院士专家成果转化平台,共商需求、共享资源、共建生态,吸引了众多的数字经济高端人才;为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集聚了强大动能。
赣州数字经济和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还得益于赣州加快推进“双一号工程”,加速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县域特色产业的数实融合。赣州提出了“链群配+产业大脑+实体工厂”的工作要求,各县(市、区)依托政策、抢抓机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逐步把产业打造成了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以地缘一二三产业为协同的特色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会昌氟盐新材打造了“三位一体”数字化园区,实现了氟氯平衡、生产协同,促成了完整的锂电池电解液产业链;今年南康家具中标了工信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项目,正在推动“一网五中心”V3.0升级;崇义也建成了竹基新材料竹板智能工厂;瑞金也明确了以数字赋能“1+3”产业,打造以精工智造为首位产业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都是产业数实融合的优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