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无人旋耕机正在作业。新华网 王凯丰 摄
新华网南昌2月10日电(王凯丰)植保无人机天上飞,无人旋耕机地里跑,农情监测点田中立,物联大数据掌中握……进入春耕备耕时节,田里农事正忙,走进位于鄱阳湖平原的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一幅智慧农业的图景跃然眼前。
立春节气刚过,工作人员便忙着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开展设备检修升级、农资储备等各项工作,为即将开始的“智慧春耕”做好准备。在大田农社种植基地,各类5G传感器遍布田间,管理人员可根据收集到风力、降水、气温等数据对农业生产做出精准研判,做到心中有“数”。
“以前种田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智慧赋能,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泰晖介绍,过去面朝红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为田管家。水稻的播种、施肥、浇水、杀虫、收割,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在今年春耕备耕一线,科技的力量给田野带来无限希望。据了解,大田农社的万亩农场是江西首个“万亩智慧农场”,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农场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仅需雇佣26名职业农民就能种植和管理上万亩农田。
2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植保无人机。新华网 王凯丰 摄
2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5G农情监测点随处可见。新华网 王凯丰 摄
2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无人旋耕机正在作业。新华网 王凯丰 摄
2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调试完毕的无人旋耕机“整装待发”。新华网 王凯丰 摄
2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作业面积、运行轨迹等情况在智慧农场系统中一目了然。新华网 王凯丰 摄
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种植基地,无人驾驶打药车正在为冬种油菜打药。新华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