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鸭与鹭鸟在湖面休憩
记者从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今年7月,该局在保护区内密集开展了12项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8种,总计5824羽次。这些鸟类中,包括冬候鸟3种、留鸟30种、夏候鸟13种及旅鸟2种,显示出保护区内丰富的鸟类多样性。
由于当前鄱阳湖水位保持在高位,保护区内夏候鸟数量占据主导。这些夏候鸟很快将启程南迁。值得一提的是,调查中还观测到了包括小鸦鹃、白胸翡翠在内的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随着立秋的到来,鄱阳湖迎来了夏候鸟南迁的季节。在新建区的象山森林公园,大批小鹭鸟在成年鹭鸟的引领下,已经踏上了迁往东南亚水域的旅程。据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从东南亚、两广地区来到鄱阳湖繁衍栖息的夏候鸟数量稳定在20万至25万只之间,其中主要是鹭鸟,包含白鹭、苍鹭等多个种类。
目前,鄱阳湖近六成的夏候鸟已经分批南迁,预计到秋分时,这一迁徙过程将全面完成。在迁徙途中,鹭鸟会利用鱼塘、稻田等作为中转站,进行短暂的停留并补充体力。这些中转站为它们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训练捕食、飞翔技巧的场所。为确保夏候鸟能够安全稳定地迁徙,沿湖乡镇已经加强了巡查保护力度,旨在打击任何破坏湿地和候鸟栖息环境的违法行为,为候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迁徙环境。(贺登毅 赖海荣 陈明喜)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