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系列报道之一
建好“大师资” 汇聚“大合力” 拓展“大格局”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江西省高校思政课省级“晒课”优秀教师评选结果的公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燕、思政课教师刘凤和赵会淑三人荣获省级“晒课”优秀教师称号。这是该校落实《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立足建好“大师资”、汇聚“大合力”、拓展“大格局”,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配强专兼结合队伍
建好教学“大师资”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院立足建好“大师资”,坚持“经师”与“人师”相统一,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精心打造一支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政治辅导员、专兼职辅导员、社区辅导员、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红色讲解员等“多方联动”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大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高度重视专职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升。学院制定出台《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和选聘办法》等制度,设立思政教师岗位津贴,积极引进思政课高层次人才。组织全体专职思政课教师开展全员“晒课”,经教研室成员传帮带、反复打磨,2022年34位专职思政课教师“晒课”视频经省内外专家评审,均取得80分以上成绩,85分以上占94%,90分以上占24%。
发挥政治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独特力量。每学期这支由学院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组成的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均要联系一个以上的班级,进行定期授课和参加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与专兼职辅导员协同育人。今年3月14日,学院党委书记陈飞为设计学院2022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1班的同学开讲题为《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开学第一课”,鼓励大学生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深化社区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学院邀请校外相关行业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将社区辅导员和相关专业教师及社会师资纳入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进一步夯实“大思政课”师资力量,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挖思政教育元素
汇聚课堂“大合力”
“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红色文化为有力抓手,畅通校内育人环节,与相关红色场馆、特色企业、文化馆等多方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深入挖掘整合校内资源。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积极开展寻找“最美思政课”等活动,倾力打造优质思政课,持续夯实“第一课堂”。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礼敬中华”实践汇演、“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工匠成长公益课堂等,将爱国情怀、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美德美育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延长“第二课堂”半径,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氛围。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学院陆续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签约“校馆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签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校外实践研修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赴“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学院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红色研学;聘任一线企业职工、行业先进典型担任学院思政课客座教授来校讲学。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拓展育人“大格局”
学院积极响应《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相关号召和要求,主动认领“专题化教学”“双师同台示范课”等17项重点任务,坚持推进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一课多师”“双师同台”“师生同台”等多种授课方式,竭力打造思政课程的“现代”样本。
积极探索“一课多师”“双师同台”“师生同台”等多种授课方式。3月28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两院联动,利用在线云课堂,开展一堂别具特色的“双师同堂”示范课,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学院将思政课堂搬出校园,深入一线,邀请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探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同台授课等教学方式,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度、获得感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开展思政VR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和“红色文化育人”微信公众号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化”文化长廊建设等,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获评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优秀成果一项、“红色走读”省级三等奖两项。5月30日,学院召开“‘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如何打造‘数字化’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题调研会,探讨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手段,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年来,学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守正创新,推动“三进”工作迈上新台阶,以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学院连续两年在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年度测评中获评A等,荣获2022年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省级特等奖,获评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学院爱行天下慈善志愿服务团、大学生萤火虫协会、大学生电子科技中心、大学生彩绘协会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社团,多次获团中央及团省委、省文明办、省红十字会表彰。(曾礼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