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3 08/25 15:49:41
来源:新华财经

江西瑞金:“1234”工作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字体:

  近年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江西省瑞金市致力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区,探索出“1234”工作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织密“一张”网络 守牢底线防返贫

  瑞金市严格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全面推进防贫保险工作,织密防返贫网络。建立市、乡、村和承保公司联审会商机制,推行干部代办服务,15天内完成防贫保险金赔付,第一时间为受灾遇困群众送上“救命钱”。

  今年上半年,该市因病、因意外事故致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重伤的,理赔金额均超过10万元,如泽覃乡希平村谢某因液化气爆炸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医疗自付费用高达19.78万元,赔付其防贫保险金19.52万元,有力有效化解了返贫风险隐患。

  落实“两套”机制 实现衔接无缝隙

  ——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督促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各行业部门每月15日前收集汇总难点问题,报告分管市领导汇报,及时解决问题。各乡镇每月20日前集中研判动态排查发现的疑似致贫、返贫风险对象,研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乡村振兴局根据全年工作要点,每月月初发布当月工作任务清单,每周周一发布本周工作任务清单,实现工作任务项目化、工作内容具体化。

  ——建立督导整改机制。由瑞金市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行业部门业务骨干,采取“面对面体检”模式,即:事前进行有效数据比对,列出疑似数据,定好走访对象;通过“四不两直”方式进村上户;事后组织乡村干部召开问题反馈交流会,共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乡镇工作症结,进行现场“把脉诊断”、现场“开处方”。各乡镇对反馈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已对全市17个乡镇84个村进行工作“体检”,发现问题865个,完成整改852个,夯实乡村一线工作基础。

  突出“三业”提升 拓宽渠道稳增收

  兴产业。瑞金市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产业带动基地441个,带动5321户脱贫家庭实现产业增收。以衔接资金为“引子”,带动企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用“小资金”撬动“大资本”,如武阳镇脐橙物流分拣中心项目,安排衔接资金375万元,吸引乡村振兴公司投资120万元,京东物流公司投资560余万元,为当地果农每年节约物流费用253万元。打造“乡字号”特色农产品38个,吸纳570余户脱贫户以联合发展、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特色产业发展。

  稳就业。当地通过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117.34万元,鼓励脱贫劳动力2394人次外出转移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3748人就业,重点培育“亲民适用”就业帮扶车间,为年龄偏大、家庭妇女、轻度残疾等人群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开启“家门口就业”模式。如壬田镇渔翁得利帮扶车间就是一家惠民车间,车间务工人员超过60周岁的占三分之二,该车间提出“织出一张网·获利一元钱”,让参与生产的弱劳动力每人每月增收1600元以上。

  助创业。开展“创业培训+电商”“创业培训+直播销售员”等培训班,提升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小额信贷政策宣传,简化审批流程,发放贷款6427.7万元,帮助1241户脱贫户和监测户自主创业。积极破解融资难,实行监测户免息贷款,减轻借款人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70笔2亿余元,带动就业5029人。

  创新“四项”举措 走深走实促振兴

  驻村帮扶出新招。注重因村选派、科学组队,把党群部门安排到红色名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把政法部门安排到矛盾纠纷突出村、社会治理重点村,把文旅部门安排到乡村旅游重点村,选派102支驻村工作队,296名驻村干部。推动派出单位落实帮扶资金 2700 余万元、引进资金4.5亿余元,助力产业升级、强村富民。注重发挥退出领导岗位干部、退任老支书和乡贤作用,657 名“乡村振兴顾问团”成员,与驻村工作队共同搭台唱戏。

  乡村建设创新举。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核心,征集亟需解决的民生事项688件,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共同牵头,发挥当地企业和乡贤作用,完成民生实事486件。持续改善脱贫村和薄弱村的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水平,投资5亿元,选定101个和美乡村建设点,着力打造特色美丽新村。

  乡村治理树新风。充分用好各类载体,扩大积分超市试点村建设,加快“积分制”“清单制”推广应用;组建“五老”志愿者,促进乡村善治,建立志愿服务队143支,排查矛盾纠纷5175件,化解5097件,化解率98.49%;通过举办“爱在红都·不要彩礼要幸福”公益角相亲活动,服务未婚青年2400余人次。

  乡村经济开新路。聚焦“路、景、村、业”一体化发展,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如叶坪镇朱坊村利用自身特色资源,融合文旅元素,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形成网红打卡点,当地群众可通过摆摊、出租店面、餐饮服务等方式实现每月增收3000元以上。(王晶)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