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6/19 08:49:44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小龙虾“链”出大产业——江西永修特色产业发展观察

字体:

  新华网南昌6月19日电 题:小龙虾“链”出大产业——江西永修特色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网 戴艳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抓住小龙虾这只市场“网红”,大力打造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永修县抢抓发展机遇,扩规模、树品牌、铸链条,选择正确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发展机制,把小龙虾打造成永修县一张闪亮名片。

  一地两用双丰收

  六月清晨,永修县三角乡养殖大户徐绘高正忙着捕捞小龙虾,为晚稻播种腾出田地。随着龙虾季到来,“鱼米之乡”永修的26万亩稻虾田迎来“满塘红”。

永修县万亩稻虾轮作基地航拍图。新华网发 周珉 摄

  依靠鄱阳湖内湖的优质水资源,自2015年起,永修县大力推动以稻虾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无环沟稻虾连作模式,大力节约前期稻田改造成本,通过清水灌田生态种养,出产的小龙虾肉质鲜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市场欢迎。

  “‘稻虾连作’就是种一季稻谷后养一茬小龙虾。”徐绘高是当地第一批稻虾养殖户,他介绍这种模式不仅降低化肥等农工物资的使用量,每亩田还能额外增收两三千元。

  稻虾综合种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永修县单季水稻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亩产小龙虾120公斤以上,亩均收入达3500元以上。

  为让小龙虾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当地政府多次前往湖南、安徽等小龙虾产业集聚地,引入重点农业种养企业,开始大面积连片养殖。

  经过几年的发展,从刚开始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6万亩,永修县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超4万吨,综合产值达20亿元。

  “产业兴旺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今年,加工厂也建起来了,乡里的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三角乡党委书记徐云平介绍,小龙虾养殖、加工、运输、销售、餐饮等环节吸纳了大量城乡居民、脱贫户、退捕渔民就业,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动力。

  一产接二连三

  在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楼,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对收购来的小龙虾进行分拣,在高峰期,每天近300吨小龙虾从这里运往全国200多个城市落地配送网点。

  为打开走向全国的通道,2021年,永修县引进湖北潜江潜网集团入驻,从养殖到交易再到加工,高标准改造万亩稻虾养殖示范基地,仅仅2年,全县新增稻虾养殖面积近13万亩,小龙虾交易中心、小龙虾加工厂等配套设施也全部建设完成。

  “之前虾农都是各养各卖,有时为了出货,还会打起价格战。现在虾农们只管养虾,不用再为销售发愁。”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介绍,小龙虾交易中心有效解决养虾难、卖虾难、卖价低、运输难等问题。

  在技术上给养殖户支持,在信息上与百姓共享,在销售上帮虾农拓渠道……永修县努力营造良好的稻虾产业发展环境。为促进小龙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地还不断激发消费潜力。

  往返南昌的小龙虾定制免费公交,夜晚载着食客到“虾客天下美食一条街”享受美味,爆炒、蒜蓉、香辣、冰镇、清蒸各式各样的口味小龙虾清香诱人;龙虾垂钓、龙虾餐饮、休闲观光等多元消费业态“引客入永”,农文旅结合多方位促进稻虾产业发展。

永修县“虾客天下美食一条街”航拍图。新华网发 宋建明 摄

  “不久前,我们还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永修龙虾专场品鉴会,让永修小龙虾真正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永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先后获得“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两块金字招牌。

  “一季火”到“四季红”

  在永修县三角乡,小龙虾已从稻香里“游”到了荷叶下,实现从“一季红”到“季季红”。

  随着市场对“四季有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永修县积极探索“深水虾”种养模式,巧打“错峰”牌,提高水田利用率,助力虾农增收。

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航拍图。新华网发

  小龙虾产业的实力“出圈”,让当地农民尝到了致富甜头,也让企业看到商机。

  2023年11月,江西柳伍食品有限公司在永修成立,主要生产调味整虾、虾球等预制菜产品。“我们已具备日加工量300吨小龙虾产能,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多地,预计年产值达21亿元。”谈及为何在永修设立加工厂,该公司行政部经理任净坦言,看好产业的发展前景,加工企业的进驻也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从传统的养殖、捕捞、销售逐步拓展到预制菜为主的加工业,永修县小龙虾产业“链式经济”不断成长壮大。

  永修县委书记秦岭介绍,随着“中国·稻虾乡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永修县将进一步完善“稻虾种养—龙虾交易—精深加工”产业链,让小龙虾变成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永修县建成连片万亩以上稻虾养殖基地5个,千亩以上稻虾养殖基地30余个,全县稻虾养殖直接受益农民15万人,农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纠错】 【责任编辑: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