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原区紧盯群众关注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统筹部署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校园餐”变成家长的“放心餐”,学生的“满意餐”。
“六餐”机制,守护学生“盘中餐”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指引》,强调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陪餐制度。在此基础上,青原区进一步推出“六餐”监管机制,要求区教体局领导及机关处(科)室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到学校食堂与学生按照“同时段、同排队、同场所、同标准、同缴费”共同进餐。
5月以来,青原区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面实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常态化陪餐。11月全面建立“六餐”监管机制:局领导试餐、挂点干部监餐、校领导陪餐、教师同餐、学生点餐、家长评餐。各学校还成立以学生家长代表为主的“校园食品安全膳食委员会”,每周派出3至5位家长代表,对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品质、价格以及食材加工存储等卫生情况进行评估监管,对配餐公司和种植基地进行突击检查,量化评分,降低食堂管理廉政风险。
多方联动,打造校园“放心餐”
青原区纪委监委和教育、市监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发力,不定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予以监督检查,开展好“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堵塞漏洞、精心呵护,构成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叠加发力的“监督网”,坚决守护师生饮食安全。
截至目前,全面排查中小学校、幼儿园90所,覆盖师生58000余人,排查出校园食品安全卫生问题1300余个,已全部立行立改。
数字赋能,完善安全“云监督”
为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该区推行远程监管,建立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我们在传统‘明厨亮灶’基础上,通过监控系统,将食堂重点部位的监控信息及时传输到监控后台,把食堂情况‘晒’给大众,让‘校园餐’从人工监管转变为网络监管、智慧监管,做到全链条阳光监管。”青原区教体局安稳办刘志俊介绍。
据了解,青原区建立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覆盖率已达100%,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对62家学校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突出了数字赋能功效,补齐了“校园餐”监管短板。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学校、食材供应商和校外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让社会放心、家长安心、学生开心。”青原区委教体工委书记、区教体局局长陈忠武表示。(谢柳、王永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