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1/19 18:26:3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访谈|打造“四区五阵地”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渝水力量——访江西省人大代表、渝水区区长郭峰

字体:

  锚定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综合实力优强区”的目标定位,新余市渝水区正坚定信心、“干”字当头,踏“实”步伐,为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强化版块支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更多渝水力量。

  如何高质量收官“十四五”、高起点开启“十五五”;如何构建具有渝水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江西省两会期间,江西省人大代表、渝水区区长郭峰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与网友进行分享交流。

  积极履职尽责 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主持人:郭区长,首先想请您介绍下,今年的江西两会,您带来了什么建议?

  郭峰: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将认真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也为新余市和渝水区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发声、争取支持。新余市是一座与宝武新钢共担风雨、共享发展60余年的传统工业城市,工业是新余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为此,我带来了支持新余建设国家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建议。同时,渝水区是新余市的主城区,具有“小市大区”的鲜明特质,城镇化率高达78.18%,超过全省平均(63.13%)15个百分点,92万常住人口(含高新区)中有71万在城区工作生活。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矛盾问题和安全隐患,为此,我带来了支持渝水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等建议,希望能从省级层面获得更多支持,为渝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产一策做好“链”文章 构建渝水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持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阶段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请问渝水区将如何构建具有渝水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郭峰:渝水区将深化落实省“1269”、市“6313”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重点产业,一产一策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建设渝水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做实产业发展主线。主攻钢铁产业,主动对接、融入、服务宝武新钢,加快推进新钢工业产业园、新能源汽车硅钢、黑金刚特种钨钢等重点项目,提升中厚板、优特钢、硅钢等产品质量,推动高品质轴承钢开发。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完善消防产业规划,引导企业从无序竞争转为有序合作,向高端消防装备、消防工程设施等方向发展;培育汽车传动、制动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细分领域产品,延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推动东本、威奥等核心铸锻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培育电子信息产业,主动融入高铁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服务赣锋新锂源、帝鳗电子等项目建成投产,补强延伸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同时,积极融入中国宝武“一基五元”战略,利用欧冶链金江西总部项目,发展辐射湘鄂粤的循环经济产业。

↑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西智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做强产业发展支撑。以《渝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实施方案》为纲要,以“渝数贷”授信额度、保费补贴、财政贴息等政银优惠举措为桥梁,放大3000万元“智改数转”专项资金效应,推动17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争创省级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家。分类施策盘活园区闲置用地580亩以上,谋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医疗器械健康产业园、瑞晶光伏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综合冷链物流园111.8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普及全企研发覆盖,推进全员课题攻关,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等战略研究和技术开发,建设省级开放合作平台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发挥新余(上海)科创中心窗口作用,为本土企业在上海设立总部及研发机构提供便利,引导外地企业在渝水建立区域外研发中心,进行科技攻关、协同创新,抢占未来产业发展赛道。

  三是做优产业发展增量。制定出台《2025年“投资新余·兴业渝水”工作方案》,推进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在上海建立“投资新余·兴业渝水”会客厅,逐步向北京、深圳、南昌等其他重点城市推广,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海西经济区等招商重点区域,吸引优强企业和人才团队落户渝水。围绕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利用宝武钢铁、上海钢联等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点对点推介潜在优强项目,全年召开5场招商推介活动,招引首批全球招商合作伙伴不少于2个。明确区四套班子领导领衔招商、三分之一乡镇干部融合招商、专业队伍链式招商、驻外队伍重点招商、区直部门分级招商,拓宽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多种模式,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筑牢“五个阵地” 为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强化版块支撑

  主持人: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渝水区是怎么谋划2025年工作的,重点是哪些方向?

  郭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渝水区恢复性增长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省两会精神,锚定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综合实力优强区”使命任务,全力筑牢“五个阵地”,为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强化版块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渝水力量。

  一是筑牢产业发展阵地。重点支持新余经开区实施“兴北强南”战略,推动北区“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南区“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下村、人和、鹄山、良山、珠珊因地制宜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下村有力有序承接高铁新区社会事务,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支持人和硅灰石、鹄山白云岩等特色矿产开发;支持良山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产业升级、绿色转型、资源循环”的百亿工业强镇;支持珠珊立足“板桥工业园”争创“工业强、农业兴、文旅旺”的产业强镇。坚持将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产业布局的集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全区掀起抢位错位抓产业发展的热潮,努力构建彰显渝水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筑牢民生事业阵地。支持城东、马洪、水西深度融入全区社会事务发展大局,发挥区位优势、服务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提升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聚焦人居环境、交通出行、便民服务等重点,协同推进农林水利、科教文卫、民政社保等民生事业发展。牢固树立全区民生事业“一盘棋”理念,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扩大公共服务覆盖,促进园区、街道、乡镇功能衔接互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全区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三是筑牢商贸消费阵地。支持城北、孔目江提升商贸消费的功能品质,以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为契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支持城北聚焦“吃得放心、买得安心、玩得开心、用得舒心”消费体验,拓展提升安全有序、功能齐全、场景丰富的“北湖缔景商圈”;支持孔目江在“吃、住、行、娱、购、游”全环节发力,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孔目江风情街”提档升级,打造“夜经济”新地标。积极打造餐饮、文旅、购物、养老托育、社区消费等领域消费新场景,创新培育更多城市商贸消费增长点,以“人气旺”带动“消费旺”。

↑新钢1958记忆街区

  四是筑牢韧性城市阵地。支持城南、仙来、袁河、新钢街道攻克难点、打通堵点、塑造亮点。支持城南加快改造提升,创新物业服务模式,留住渝水记忆;支持仙来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治理创新,建设美丽新城;支持袁河狠抓事故整改,改善人居环境,深化产城融合;支持新钢街道运营好“新钢1958记忆街区”,擦亮党建联建品牌。坚持以打造韧性城市为牵引,对排水、燃气、消火栓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

  五是筑牢和美乡村阵地。支持罗坊、姚圩、南安、新溪、水北、界水以产业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罗坊依托“罗坊会议”纪念馆、阿咪啦肉牛项目、正合生态农业,巩固拓展“文旅红、产业强、生态美”特色优势;支持姚圩建好用活蜜桔产业园,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蜜桔之乡;支持南安叫响“南安大米”品牌,与百丈峰景区交相辉映建设美丽乡村。支持新溪做好“古村、古酒、古油茶”文章,提升产业带动力、旅游吸引力;支持水北发挥“天凯乐”带动作用,发展“水北米粉、琴山油茶”等特色产业;支持界水以北山森林公园为轴心,积极融入大仙女湖区旅游圈。协同推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化国家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督指导试点,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建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