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全面聚焦旅游主业,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优化中提质、在改革中创新,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唱响“三清天下秀”品牌,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近日,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葛健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与大家分享文旅发展的“三清经验”。
主攻两大战场、抓实三个关键 助推文旅出圈出彩
主持人:2024年,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列全省景区第一方阵,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单月游客接待人数、单日游客接待人数均创40年来历史新高。请问,三清山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推动文旅出圈又出彩?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葛健
葛健:我们始终坚持立足旅游主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精准靶向营销,主攻“新媒体和旅行社”两大战场,抓实“政策、活动、内容”三个关键,实现了“游客群体年轻化、市场结构多元化、团队散客均衡化”三个转变。2024年,景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50万人,其中接待境外游客超10万人,核心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1%,旅行社团队游客量增长35%,省外游客占比超90%,中青年客群占比提高至75%。
这一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在北京、天津、西安、济南等近10个中长线城市设立营销分中心,与国内外300多家旅行商达成合作,开通100多个城市旅游直通车,开展不同规模近1000场营销推介会,市场半径进一步扩大;二是不断加强品牌营销,通过头部新媒体平台曝光超20亿次,在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发稿500余篇,“三清天下秀”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三是不断创新活动模式,举办了“寻美中国·花漾三清”“阅文集团全国网络文学征文活动”“女神月”“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云端越野赛”等50多场“旅游+体育”“旅游+文学”线下活动,做到季季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同时还开展了“三清山整活小神仙”“暑期搭子勇闯三清山”等20多次线上“千万级”话题活动,让三清山的热度更高、人气更旺,成为更多年轻人心驰神往的打卡目的地。
↑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三清山站
多维度提升景区服务质效 将热度变为满意度
主持人:请问,在将“流量”转变为“留量”方面,三清山做了哪些努力?
葛健:面对不断增加的游客量,我们坚持提升管理、优化服务,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实施“党建+网格”“警格+网格”以及宣传员、监督员、防火员、禁烟员、救生员、安全员、检查员“七员一体”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让景区管理服务更加精心精细,解决问题更加及时高效,游客体验更加暖心爽心。
二是持续优化核心景区基础设施。实施“旅游公厕、平台网点、座椅栏杆、避雨防护、广播监控、标识系统、供水设施、网红打卡”八大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完成观景平台改造14处,新建及改造公厕15个,新增网红打卡点10处,休息椅、网红椅130处,修复景区护栏7000余米,更新标识标牌2292块,升级监控语音广播系统150余个,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三是创新开展优服务、秀品质行动。对景区一线服务、餐饮住宿、环境卫生、停车收费、交通秩序、非游览线路管理、诚信退赔等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强化监管措施,开展旅游服务教育,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四是大力推进管理服务标准化。全面落实“一套统一服装、一句宣传口号、一组服务用语、一套肢体语言”的“四个一”服务标准,创新实施“限时叫号、分流转运、分段放行、单向游览”的旅游高峰期接待模式和“步行游览3分钟有休憩场所、10分钟有网格服务人员、30分钟有旅游公厕和服务网点、60分钟有党员示范岗”的景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游客需求和景区服务供给的高质量匹配。
五是丰富山上山下文旅业态。对山上核心景区、山下服务区进行全面提升,优化功能布局,引进多家知名餐饮、户外生活等连锁品牌,游客选择更多样、体验更丰富。
通过一系列举措,为游客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使更多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变“流量”为“留量”。
以旅游反哺民生 让人民共享文旅发展成果
主持人:旅游不仅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请问三清山是如何让全民共享文旅发展成果的?
葛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文旅发展成果同人民共享,以旅游反哺民生。一是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坚持每年将财政预算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区困难群众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发放低保、特困等民生保障资金惠及2400余人,全面兜牢民生底线;二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松材线虫病飞防作业12万亩,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让辖区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百姓居住环境更舒适;三是大力实施民宿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景区民宿“品质化、集群化、标准化”发展,当前已有玉琊山居、步云、畲影、溪云间、拾趣栖谷等一大批高端民宿投入市场运营,共形成了5处民宿集群,带动就业近3000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足了。
差异化打造 构建“大三清山”发展新格局
主持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培育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一年。请问三清山是怎么谋划2025年工作的,重点有哪些方向?
葛健: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一核、三区、两中心”发展战略,紧扣“打造高品质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核心目标,推动“三区两中心”协同发展,按照“港首国际旅游度假区、金沙沉浸式夜游体验区、枫林神仙谷高端民宿集聚区三个服务区,汾水和美乡村旅游中心、外双溪康养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两个接待点”功能布局,进行差异化打造,构建“大三清山”发展新格局。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聚焦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业态升级、招大引强、跑项争资攻坚行动,做大做优做强旅游业态,为三清山未来发展积蓄后劲;二是聚焦品牌提升,建设三清“大品牌”、搭建宣传“大矩阵”、开拓旅游“大市场”,进一步擦亮“三清天下秀”金字招牌;三是聚焦管理赋能,不断优化网格管理、智慧管理和诚信管理,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四是聚焦改革攻坚,探索片区开发新模式,推动服务区管理机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三清山创新发展活力;五是聚焦绿色发展,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巩固生态治理成效,绘就山清水秀的崭新画卷;六是聚焦和美乡村,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常态化落实民生保障,全方位维护和谐稳定,使辖区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
我们将坚持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市委“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工作安排,在保护中发展、在优化中提质、在改革中创新,加快建设具有三清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加快打造高品质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力以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清山实践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