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3/21 10:31:48
来源:大江网

瓷韵茶香里的乡村振兴答卷

字体:

  原标题:瓷韵茶香里的乡村振兴答卷——党建引领绘就“茶香新景”

  三月的浮梁,万亩茶园随山势起伏,宛如碧浪接天。在浮梁县建衡生态家庭农场里,九江银行浮梁支行党员服务队与负责人陈建衡穿行于茶垄间,实地查看茶树长势。“采茶季用工、设备采购、鲜叶收购,资金压力集中在三四月,好在他们早有准备。”陈建衡所说的“准备”,是支行党支部与乡镇党委建立的常态化走访机制——党员客户经理每月定期走访产茶村,动态更新茶企资金需求台账,去年春茶采收前便提前为农场匹配了“茶香贷”专项额度,24小时内完成授信审批。

  

  实地查看茶树长势(石雨欣 摄)

  党建引领破难题:红色服务纾解融资之困

  浮梁以其悠久的产茶历史而闻名,被誉为“瓷源茶乡”,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0.65万亩,年产量1.41万吨。浮梁茶虽品牌价值超40.22亿元,但季节性资金需求与市场波动仍让茶农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茶农陈建衡的困境颇具代表性——陈建衡为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种植大户,也是2022年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承包了282亩的荒地用于种植茶叶,年初因20万元的周转资金犯难。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与九江银行浮梁支行党支部通过党建联建,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局党组成员、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带队与支行党员业务骨干组成“助农专班”,实地调研、上门对接,通过“茶香贷”快速放款,让新茶树如期扎根。“从现场调查到签订贷款合同,党员服务队全程跟进,连周末都没休息。”陈建衡指着连片新绿说道。

  创新模式促转型:从“绿叶”到“金叶”的金融密码

  茶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资金需求集中在特定的时间段,如采茶季,这要求金融机构提供灵活且及时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受价格波动影响,茶农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增加了融资难度。此外,茶叶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茶企需要不断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扩大茶园面积、引进新型种植技术、更新设备等都需要大量资金,而传统金融机构通常对这类高风险行业持谨慎态度,导致茶农在寻求贷款时面临较高的门槛和成本。针对茶产业周期性强、抵押物不足等痛点,九江银行创新推出纯信用贷款“茶香贷”,实现“一键申请、当日放款”,并配套政府贴息政策,将综合融资成本压降。截至2024年底,九江银行浮梁支行已为24家茶叶企业发放贷款共计5000余万元。

  

  长势喜人的茶园(石雨欣 摄)

 组织聚力强产业:红色力量赋能产业链升级

  “乡村振兴需产业链思维,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九江银行景德镇分行党委书记表示。通过“支部联建、党员联户、产业联兴”机制,给予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44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配合其搭建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全县上游茶农资源,对接下游经销商拓宽销路,推动浮梁茶跻身“2024年度十大最具代表性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助力综合产值突破24亿元。下一步,将推出“茶园项目贷”“设备升级贷”等差异化产品,以更低利率、更灵活担保覆盖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的引领。九江银行景德镇分行紧跟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金融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托起茶企茶农的幸福期盼,让瓷都大地在春风的吹拂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这既是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铿锵答卷。(吴晓燕)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