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3/24 08:57:35
来源:江西日报

创“红色物业” 让幸福“满格”

字体:

  老旧小区有了新管家,小区环境变美了;便利店、菜市场、社区食堂等服务场所,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在新余,许多老旧小区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当地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红色物业”为抓手,积极搭建小区治理的有效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在物业管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强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随着一声声整齐的口令,“缔景红色跑团”的成员们迈开脚步,又开始了一天的跑步运动。

  这个小有名气的跑团,是渝水区城北街道缔景社区一名党员楼栋长提议成立的,除了每天早晚组织业主集合跑步,还经常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现已有300多名业主加入。在跑团的影响下,社区氛围更加和谐。

  缔景社区党总支书记郭玲说:“我们发动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而且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党员业主担任楼栋长,参与小区治理。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小区治理的骨干力量。”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党员楼栋长与社区网格员、物业楼栋管家紧密协作,投入小区的各项事务管理,协调解决公共设施维护、邻里纠纷,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等。

  “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共建红色物业,共享美好家园’活动,强化党组织对物业服务的指导,推动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串联起来,构建小区治理新格局。”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蔡永飞介绍,新余以“红色小区”创建为切入点,由社区党组织统筹,吸纳业主党员组建党支部、党小组,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楼栋等末梢延伸。

  目前,新余市成立小区党组织903个,“红色小区”创建率达97.8%。同时,建立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派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物业服务企业党建指导员,吸纳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担任社区两委兼职委员,打破物业企业、小区党支部、社区党组织间的无形壁垒。

  深化改革创新,物业服务好起来

  前几天,同创中央公园业主小刘通过手机“文明积分平台(物邻通)”微信小程序,反映小区楼道照明灯不亮问题。第二天一早,物业服务企业就安排工作人员更换了灯泡。“报修方便,处理也及时。”小刘对此十分满意。

  去年7月上线的“物邻通”智慧物业一体化管理平台,是新余市在党建引领下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推动物业管理提质增效的有益探索。依托平台“快速响应、跟踪督办、抽查核实、回访评价”全链条闭环、全过程可追溯和可视化的模式,协调解决设施报修、小区重大事项投票、物业纠纷调处等群众诉求。截至目前,该市已有效调处1300多起物业管理纠纷。

  近年来,新余市以“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建设为载体,聚焦物业服务难点、堵点,深化物业管理改革,推动社区治理走深走实。

  分宜县文教巷社区党总支书记邱勇芹告诉记者,该社区有无物业管理小区6个,体量小、基础设施差且年久失修,管理难度大,引进专业物业服务企业困难。2024年起,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公司,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物业公司法人代表,从这些小区党员中择优选聘物业经理,同时分设安全保卫、楼道管理、环境卫生、交通疏导、工程维修等各类“小区管家”,参与小区治理各项工作。从此,小区每天有保洁打扫卫生,有保安巡逻,有专门的充电桩,楼道乱堆乱放杂物的现象没有了,居民对此纷纷点赞。

  聚焦暖心服务,业主居民乐起来

  在渝水区新钢街道路东社区睦邻中心,抱石书房书香四溢,居民捧书而坐;棋牌室中,棋友们在“楚河汉界”斗智斗勇;乒乓球室里,运动爱好者激战正酣……

  路东社区有常住居民约5000人,室外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但居民反映附近没有可供休闲娱乐的室内场所。2024年,在新钢街道党工委支持下,路东社区投入200余万元打造社区睦邻中心,将服务延伸至邻里食堂、健康诊疗、城市书房、文体娱乐等多个项目,构建了“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

  新余市坚持以党建联建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协同、广泛参与的小区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该市用心回应群众诉求。渝水区仙来办龙州社区所辖多个小区存在停车泊位不够、收费贵等问题。为此,社区邀请交警、城管、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多方共商解决方案,最终确定在小区周围增加车位。两个多月后,社区共增加581个机动车位,有效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近年来,新余市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纳入全市抓党建促项目攻坚重点调度项目,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70个,有效解决了道路破损、雨污横流、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惠及居民8万余户。

  为了提供更加暖心便民服务,新余市持续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今年以来组织全市633个小区开展“物业服务周”便民活动853场,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关爱“一老一小”行动9300余人次。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合理布设“暖新驿站”,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民服务。(徐 云 敖丽阳 记者 胡光华)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