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3/28 08:57:54
来源:新华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千年古窑焕新颜 文旅融合展新篇

字体:

  新华网南昌3月28日电 题:千年古窑焕新颜 文旅融合展新篇

  新华网 谭茜予

  踏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匠师们默契配合,装坯、整窑、烧窑……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质朴泥胎在烈火中幻化为精美陶瓷艺术品。随着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瓷乐声响起,一场陶瓷文化的盛宴悄然开启。

  自2009年起,古窑景区先后复建复烧了13座历代典型制瓷窑炉,有效保护与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及瓷窑作坊营造技艺。凭借对陶瓷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传承,及旅游体验的不断创新,古窑景区在“非遗+旅游”道路上“窑窑”领先,成为全国唯一陶瓷文化主题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复建复烧 瓷窑“活”起来

  走进古窑博览区,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景区内,宛如一幅古代陶瓷烧制的“微缩史”画卷。其中,镇窑作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古代瓷窑遗址之一。

  航拍景德镇古窑景区,青山怀抱,树木葱郁。新华网发

  修复镇窑,是复建复烧的起点。由于停烧多年,古窑景区内体积最大的清代镇窑窑体已毁坏严重。2009年,景区开始规划修复这座窑炉,让它重燃窑火。

  为了复建窑炉,景区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历代瓷窑专家顾问团。团队中汇聚了文博研究员、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窑炉高级工程师、窑炉营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20多位专家人才。他们为窑炉的复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清代镇窑窑体复建。新华网发

  复建窑炉的过程严谨而复杂。文博研究馆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介绍道,由于窑炉长时间未进行燃造,往往会因自然因素而坍塌。复建窑炉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遗址来推算窑体构造,再结合现代的窑炉理论和热工理论进行分析。

  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一座座窑炉在专家团队的精心研讨和施工下,重获新生。

  古窑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完整保留了手工制瓷的全产业链形态——从原料加工到拉坯施釉,从窑炉复烧到开窑品鉴,每个历史环节的技艺都在现实中鲜活存续。

  古窑景区保存着手工制瓷的全产业链。新华网发

  创新融合 文化“动”起来

  “在机械化生产的今天,能完整保留从宋代龙窑到清代镇窑的烧制体系,让后人触摸到历代匠人的智慧温度,这样的文化磁场在全国都屈指可数。”北京游客程大军站在镇窑前感慨。

  古窑景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注重创新。近年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研学热”持续升温。学生们在这片土地上感受独特的陶瓷文化,探索千年窑火之谜。

  研学团的同学们正在体验手工拉坯。新华网发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制瓷生产作业线上,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展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拉坯、利坯、画坯、施釉……一道道工序在匠人们的手中娴熟地完成,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古窑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大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大批量学生前来研学、游学。据统计,2024年参与研学的中小学生人次近10万,其中包括大量外国青少年。他们在这里亲眼见证了景德镇手工制瓷的精湛技艺,深刻感受到了每一件瓷器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与文化。

  为弘扬红色文化,实现陶瓷文化、红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2024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红色瓷路”落成揭牌。景区创意设计、精心建设了一批“红色瓷路”文化旅游景点,包括《长征组歌》大型陶瓷箭筒和巨幅彩绘瓷板等。这些景点让红色精神在陶瓷文化中得以生动展现。

  瓷乐演奏是景区的创意表演节目之一。景区演奏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摸索,研制出了一套独特的瓷乐器,将传统制瓷与音乐巧妙结合,带给游客别样的视听感受。当清脆悠扬的瓷乐声响起,游客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神奇的音乐世界,感受到了音乐与陶瓷的完美结合。

  综合提升 旅游“优”起来

  202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德镇陶瓷古窑民俗博览区为游客精心筹备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景区内活动丰富多彩,游客们可凭借“窑窑领先”旅游护照收集各景点专属印章,并选购老茶花碗帆布袋、小窑神U型枕、窑窑领先冰箱贴等特色文创产品,深切体会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3年,景区就推出了自有的文创品牌——“古窑印象”。该品牌设计的冰箱贴、陶瓷盲盒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特别是“镇窑1728”陶瓷文创盲盒系列,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物华天宝·赣鄱有礼”2024第二届江西手礼展示周系列活动中荣获金奖。

  “古窑印象”文创品牌“镇窑1728”陶瓷文创盲盒系列。新华网 谭茜予 摄

  为提升游客体验,景区于2021年5月建成古窑印象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该综合体集购物、休闲、展陈、科教、餐饮、文化传播于一体,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夜幕下古窑印象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新华网发。

  在注重游客体验方面,景区管理方不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还特别关注游客的住宿需求。为此,在景区旁特设了古窑文化酒店,为游客提供兼具文化韵味与舒适环境的住宿选择。酒店设计巧妙融入传统陶瓷元素,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我们致力于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学各方面都能获得沉浸式、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享受,让他们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执行总经理洪玲表示。近年来,景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2025年1月至2月,文旅产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2%。

  “将古窑打造成千年瓷都中一座‘活’的博物馆,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未来景区将进一步加强景德镇手工制瓷生产线的建设和展示,优化生产线上的功能和流程,并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将重点创作英雄事迹陶瓷作品,让‘红色瓷路’更加鲜活。”周荣林说。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