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井冈山市茨坪镇党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构建党建引领的“治理-产业-文旅”协同体系,充分展现了茨坪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织密治理链网,激活善治新动能。空间整合优阵地,盘活闲置场地建成“红井冈”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综治、公安等10个部门资源,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100%。网格治理强服务,组建300余人的“红色治理梯队”,积极“开展党员进网格 井冈议家亲”活动,下沉至23个网格开展入户听诉,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活动200余次,构建“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文化浸润聚共识,建设“井冈红色治理”专题展馆,开设红色调解课堂,培育45名“红色楼栋长”,将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锻造产业链群,开辟转化新赛道。组织联动促协调,成立“云上小寨”产业联盟,统筹18家新建民宿、1家加工企业、1个养殖基地的协同发展,形成“党支部+企业+农户”的产业联合体。价值转化拓路径,设计“云端红色课堂”研学路线,与对口帮扶单位、高校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各项产业总收入已超过150万元。利益共享促繁荣,创新“保底租金+经营分红”模式,党员带头腾退23处闲置宅基地改建民宿,带动45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倍数增长。
延伸文旅链条,树立融合新范式。环境提质增效能,组建党员突击队推进9000平方米景区改造,通过带头拆违建、监督施工质量、签订诚信承诺书等方式,完成景观改造与设施升级。长效治理固成果,建立“三阶治理”体系,整治前召开18场党群露天议事会收集意见,整治中推行环境积分制动员200余人次参与,整治后设置红黑榜巩固成果。文化植入显担当,在核心景区植入红色文化元素,建设7个“红心驿站”提供旅游服务,开展红色主题党日活动45场,实现环境提质与文旅增值良性循环。
井冈山市茨坪镇党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系统思维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三维驱动协同体系。在基层治理领域,通过织密红色网格、培育先锋队伍、创新议事机制,推动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格局,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的同步提升;在产业发展层面,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党建联盟搭台、特色产业唱戏、利益共享固本”的红绿融合转化机制,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文旅融合维度,聚焦红色基因传承与生态价值彰显,打造党性教育与休闲体验深度融合的特色载体,构建环境提质与文化赋能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推动治理体系精细化、产业布局链条化、文旅产品品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