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5/13 16:11:26
来源: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陶瓷为媒,文化为桥:“洋景漂”的亲历与期许

字体:

  景德镇这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和600多年的御窑史。景德镇的开放包容,使得传统瓷文化与现代创新形式得以完美融合,也令景德镇成为一座充满艺术感、国际范儿的人文之城。自古景德镇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汇聚于此。今天大量“洋景漂”在此扎根,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前来景德镇,他们汲取着千年瓷都的养分,也用双手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洋景漂”中有哈佛博士、国际陶艺泰斗,也有追梦的年轻匠人,他们的故事共同编织着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新篇章。

 他们的感受:从追光到发光的陶艺之旅

  这座城市环环相扣的陶瓷产业生态是最令他们称道的。景德镇拥有全球最前沿的陶瓷创意生态、独一无二的制瓷产业体系,以及规模最大的艺术陶瓷从业群体。这里汇聚了从科研、教育到设计、生产,再到供销、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创作者只需专注于艺术理念的表达,其余所有专业环节都能在这里获得完美支撑,让每个陶瓷梦想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他们负责“天马行空”,景德镇负责让它“落地成瓷”。有“洋景漂”表示 “景德镇的工人太了不起,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在这里可以完成任何我想要的作品”;一“洋景漂”合作伙伴(中国人)表示“没有任何地方比景德镇陶瓷更专业,包括打包运输,不用担心陶瓷在路上会碎”。对于艺术家普遍关心的知识版权问题,多名“洋景漂”表示“不担心作品被抄袭”。

  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是最令他们倾心的。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如磁石般吸引着“洋景漂”纷至沓来。无论是求学、从业还是创业,这些异国陶瓷追梦人大多怀揣着对陶瓷艺术的赤诚之心,奔赴这座瓷都开启他们的寻梦之旅。有的“洋景漂”表示“这里是一个宽容的摇篮”。还有的“洋景漂”表示“我非常喜欢景德镇自由艺术的陶瓷创作氛围”;甚至有的“洋景漂”还在知乎平台实名发文“这座文人都市的奇妙韵味,加上近年来不断升级的国际性,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发展活力是最令他们惊喜的。景德镇实现了从“烟囱林立、黑烟滚滚”的传统工业城市,向“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华丽转身。通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业遗址改造更新、生态系统修复提升等系列举措,这座千年瓷都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碰撞融合中,生动演绎着一座千年瓷都的时代蝶变,焕发出崭新的时代魅力。有一“洋景漂”2008年就来过景德镇,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景德镇,她感叹“景德镇变干净了,到处都很漂亮”;还有的“洋景漂”从在景德镇读大学到在陶溪川文化街区国际工作室工作,在景九年光阴,他表示:“见证了景德镇焕发活力与年轻。”

  无论是这座城市环环相扣的陶瓷产业生态、独特的文化气质,还是永不停歇的发展活力,都在见证着景德镇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正以务实的态度推动产业升级、文化繁荣和城市发展,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千年瓷都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他们的期待:从青花到世界的跨文化对话

  一是从单一陶瓷到多元艺术生态。访谈中,有“洋景漂”表示:“景德镇是陶瓷的基因库,这里保存了完整的72道古法制瓷工艺,更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承,更在于其包容性——从陶溪川创意园到三宝陶艺村,多元文化在此碰撞。正如景德镇陶瓷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言:“‘洋景漂’既是学习者,也是创新者,他们让传统窑火淬炼出新文明形态”。“景德镇不应仅是陶瓷之城,更应成为全球艺术的孵化器。”在部分“洋景漂”看来,作为艺术城市,景德镇“应该邀请更多种类的艺术家来景德镇,如玻璃、舞蹈、音乐等方面的艺术家”,他们希望玻璃、舞蹈、音乐等领域的创作者也能汇聚于此,形成跨媒介的艺术共振。

  二是从“诗意栖居”到“便利日常”。一名土耳其商人从“洋景漂”变为“新景人”,得益于中欧班列提速和“景漂之家”服务站的支持,他表示“景德镇要做好外贸港口,陶瓷要向潮州、淄博、佛山一样走出去”。一名在陶溪川工作的洋景漂表示:“希望景德镇语言服务能更国际化一点,多一些外语标识”“食堂里面要有西式餐食。虽然景德镇有日料、西餐和韩国料理店,但是引进的口味和他们当地还是有差异”“希望对常住在景德镇的外国人提供社保、贷款方面的便利”。他们热切期望“千年窑火”联通“万家灯火”。“景”就是美,“德”就是好,“镇”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洋景漂”爱上景德镇,也希望扎根景德镇,特别是希望提升生活便利度,邂逅“诗与远方”。

  三是从“瓷上中国”到“对话世界”。历史上的景德镇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城市和重要货源地,如今的景德镇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中外文化在景德镇交流互鉴,“洋景漂”希望陶瓷(china)与中国(CHINA)能与世界对话。他们普遍表示来了以后“对中国的感觉很不一样,不是原来想象中的样子”“景德镇要多参加广交会让世界知道”“中国政府应该让更多外国人知道景德镇”“我回去以后一定会向别人介绍中国”。在艺术交流方面,将有更多国际艺术活动落地景德镇,为不同艺术门类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推动陶瓷艺术与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创新。在生活配套方面,语言服务将更加完善,外语标识将遍布街头巷尾;餐饮选择将更加丰富,正宗的西式餐食将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社保、贷款等政策也将逐步优化,为常住外国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展望未来,景德镇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座城市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回应着“洋景漂”的期待。“洋景漂”群体的三重期待,本质上是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的微观诉求。他们渴望的不仅是技艺切磋的“瓷场”,更是思想激荡的“磁场”;不仅追求“诗与远方”的栖居,更呼唤“此心安处”的归属。随着他们的故事在异国他乡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将知晓这座千年瓷都的魅力。景德镇也将借助他们的力量,进一步融入全球文化版图,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程秀敏 谭若愚 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纠错】 【责任编辑: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