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永丰的碳酸钙产业集群中,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书写着令人惊叹的“石代传奇”。从11人小作坊起步,到如今荣获众多国家级荣誉,广源化工以“精细党建”为密钥,解锁传统产业转型密码,奏响激昂乐章。
织密党建“经纬网” 筑牢发展根基
走进广源化工智能化车间,机器轰鸣,一袋袋高品质碳酸钙产品如流水般下线,发往全国各地。在总部大楼,电子屏滚动的“1+4+X”组织架构图,勾勒出党建的严密网络。1个党委统筹全局,4个部门党支部扎根研发、生产、销售、后勤,X个驻外支部覆盖全国6大生产基地。在广东连州分厂,党支部书记与厂长“一肩挑”,办公室墙上的“党建任务与生产指标对照表”格外醒目,每月支委会套开生产调度会,真正实现“支部建在车间里”,让党组织从“挂牌”走向“实干”。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打破党建与经营的壁垒。14名高管中12人是党员,3名董事兼任党委委员,党组织提议的“人才强企”战略写入公司章程,每年40万元党建经费与研发费用同比例增长。公司党委创新“三融入”工作法:将党建目标融入企业战略,党组织书记进入董事会,制定“党建+技术创新”“党建+绿色转型”专项计划;把党员培养融入人才工程,实施“双培”计划,78名科研人员中党员占比40%,6名博士党员领衔研发团队;将组织生活融入生产一线,车间里的“党员攻关室”“劳模创新岗”,开展“技术难题悬赏”“党员揭榜挂帅”活动,成功解决30余项卡脖子技术。
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邹检生感慨:“党组织就是我们应对市场风浪的‘定海神针’。”在行业洗牌时,正是党建引领的战略定力,让广源逆势投资15亿元扩建智能化生产线,稳坐市场头把交椅。
搭建强企“大舞台”汇聚人才力量
清晨7点45分,广源化工的“工间微课堂”准时开课。党员技术骨干、广源新材料研发中心阻燃项目研发经理李圣晨站在中控室旁,为30多名工人讲解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15分钟的“碎片化学习”,让一线工人既学理论又钻技术。公司在保障党建经费、发放党员津贴的基础上,推行“四优先”机制,党员优先录用、晋升、培训、轮岗,已培养56名“技术大拿”,21人通过“双培养”成为党员。
“先锋示范岗”公示栏上,满是党员的“攻坚战绩”。研发部党员团队攻克“高纯度碳酸钙包膜技术”,助力产品提质效;生产车间党员班组创造月产量超12万吨的纪录。每月的“技能比武”现场,党旗飘扬,党徽与量具交相辉映。广源构建“政策链+培训链+产业链”闭环体系,与井冈山大学共建的“映山红科技服务博士团”,4名党员博士带来的技术革新使氢氧化镁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提升。公司设立“党员创新基金”,2024年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奖金达190万元,近三年资助科研项目47个,获得授权专利297项。
锻造产业“升级轴”提升发展能级
高端氢氧化镁市场曾被国外垄断,广源化工党员研发团队迎难而上。项目负责人宋建强带领党员攻坚小组,在技术资料匮乏的困境下,从零开始。面对无数次失败,宋建强鼓舞大家:“我们是党员,不能被困难打倒!”团队反复分析实验数据、调整方案,创造性采用湿法全陶瓷研磨工艺等技术,成功将氢氧化镁粒径从3.5微米降至1.5微米,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在电缆、电路板等领域应用效果卓越。
公司党委搭建“五小”活动、“微创新擂台赛”等平台,每年将超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设立“党员技术津贴”“创新成果分红”,近三年发放奖励金超2000万元。“超细氢氧化镁”项目通过“党员带徒”机制,培养8名技术骨干,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通过“党建+产业链”模式,广源联合上下游成立“碳酸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导制定多项标准。2024年投运的江西省非金属新材料研究院,吸引12家高校科研机构入驻,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带动永丰碳酸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百亿元,广源的“红色朋友圈”越扩越大。
书写企业“大情怀” 传递温暖力量
“感谢公司,我会努力工作!”连州物流部员工吴德进接过儿子考取南昌大学的20000元奖学金时,激动不已。在广源,党建不仅驱动产业升级,更饱含温暖情怀。公司秉持“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理念,设立“在职教育基金”“员工子女教育奖学金”“困难职工慰问金”,鼓励员工学习深造,费用支出达80余万元;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培训2000余人次。
“多亏广源每年捐资21.6万元建立丰养之家,村里30位老人能吃上热乎饭!”坑田镇罗珠村85岁的老支书张友根感叹。
作为行业龙头,广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导成立“江西省非金属材料院士工作站”,制定全球首个“重质碳酸钙绿色生产标准”;连续三年主办国际碳酸钙产业峰会,让永丰成为“行业讲台”。响应“工业强县”战略,投资15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带动200余家配套企业转型;推行“党建+扶贫”模式,先后结对帮扶10个村庄,捐赠500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创建6个扶贫车间,吸纳146名残疾人、52户脱贫户就业。
“饮水不忘思源”。多年来,广源投身助学兴学,在永丰17所中小学设立“广源教育基金”,连续九年捐资615万元,捐建3所“广源希望小学”,300多名山区孩子用上了免费校服和智能课桌;在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广源奖学金”,捐资200余万元,3000余人次通过企业培训中心获得技能提升……各类捐赠累计达6000余万元。
风好正是扬帆时,广源化工党委以“每天都有微细进步”的精神,持续书写“红色引擎”驱动传统产业升级新篇。当党建基因融入企业血脉,用创新火花点燃产业梦想,这块沉睡亿年的石头,正续写新时代的“钙”世传奇,在民营经济发展浪潮中,激荡出璀璨的红色光芒。(尹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