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06 14:43:18
来源:新华网

影像共享破局“县域医疗”——看江西医改的政策验证与实践样本

字体:

  在江西遂川县的基层卫生院里,一位患者做完CT检查仅两小时,县人民医院专家的诊断报告就已回传到乡镇医生手中,而这份报告在全县任何医疗机构都能互认通用。

  “以前各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影像系统,但数据不互通,导致患者重复检查的现象频繁发生。”遂川影像共享中心主任李院华道出了传统医疗体系的痛点。而如今,通过分布式放置设备让患者有序检查,集中式进行诊断和影像存储,遂川县拆除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县域内流动起来。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里就提出“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医疗服务模式”。而这一江西医改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的生动实践,正与这关乎民生的政策同频共振。

  共享概念释放资源整合效能

  “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医疗服务模式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将检查环节分散到基层医疗机构,而诊断环节则集中由具备专业能力的上级医院或诊断中心完成。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资源,解决基层设备闲置和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另一方面,集中式诊断能够依托专家资源,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早在2023年,遂川县积极探索“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的种子就已播下,当年10月,在卫健委的支持和推动下,遂川县和一脉阳光集团合作成立医学影像共享中心,这份沉甸甸的合约背后,是遂川对医疗资源整合的坚定决心;次年6月,遂川县区域共享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正式揭牌启动,成为遂川深入实施医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遂川县人民医院影像共享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新华网发

  “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我们对县域内医疗机构的影像设备进行了添购配置并统一管理,各家医院共享使用。”据李院华介绍,在遂川,患者可以凭借县域内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开具的影像检查申请单,选择适合的检查地点(分中心),便捷就医,打破过去影像医生以医院为单位的服务边界。

  “如果要想真正实现区域共享,关键在于打破医疗机构以往各自为政的状态,唯有突破这种局面,共享的优势才能充分彰显,人员的潜能才能有效释放,相互调剂的协作效能也才能真正落地。”对此,李院华补充道,遂川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关于“一照多址”的相关规定,成功办理了“一证多址”资质,这一创新政策打破了传统医疗机构的物理空间限制,允许同一主体在县域内多个医疗机构分址开展标准化影像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将高端影像设备、专家资源、信息化系统等核心要素整合为“共享资源池”,进一步强化了“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的实施效果,既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足、人才短缺的困境,又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假设患者在中医院开具了影像检查申请单到人民医院进行检查,那人民医院会不会因此流失病人而影响收益呢?”面对这一疑问,遂川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胡丽华表示,遂川医共体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减轻群众负担,目标是让患者留在县域内就诊,截至5月31号,影像诊断中心累计服务患者达84803人次,成功处理分院远程会诊5589例,为患者节省影像检查费用55万余元。

  医生共享解“人才之渴”,助力集中式诊断落地

  分级诊疗推进难,症结在“人”。而“集中式诊断”的高效落地,更离不开优质医疗人才的统筹调配。除设备共享外,在遂川区域内签约的医院影像医技护人员统归共享中心调配管理,让专业诊断力量突破机构的物理限制,为“集中读片、统一诊断”提供核心支撑。针对医护人员最关心的编制问题,遂川县明确表示,进入共享中心的医护人员身份不变,晋升通道不变,以多点执业的方式在中心任职。

  “我们以编制不变为前提,绩效考核也是按照原先的绩效方案进行核算,并单独设立了一些奖励机制,以此带动医生积极性。”胡丽华道出了这个机制设计的深意。这种“身份有保障、激励有力度”的制度安排,打消了人才流动的顾虑,让县乡两级医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统一的诊断工作中。谈及于此,胡丽华也坦言,过去各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层次不一,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难以购置高端设备,甚至出现医生不会使用的问题,这与“集中式诊断”要求的同质化、精准化标准相去甚远。

  遂川县人民医院影像共享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新华网发

  对此,最初在建设中心购置设备时,便联合一脉阳光集团构建了“分层协作”的诊断链条:即一脉阳光通过技术培训指导让原有技师有能力驻点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标准化拍片,影像结果的读取、诊断等核心环节则由医学影像共享中心的医生和专家负责,这种分工模式既确保了基层检查的规范性,更通过“集中式诊断”将优质专家资源下沉到每一份影像报告中,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影像专科医联体共享模式。

  “中心现在有4台磁共振,检查时间从2-3天缩短至1天,不仅缓解了患者排队压力,减少等待焦虑,还能让患者减轻负担。”胡丽华认为,这一效率提升的背后,正是“集中式诊断”释放的人才红利——共享中心整合的专家团队突破了单家医院的人力局限,通过错峰排班、精准调配,让诊断流程提速增效。

  截至目前,这种模式已有效解决基层影像诊断医生短缺难题,推动全县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和同质化,不仅让“集中式诊断”的政策要求在县域落地生根,更让患者在就近完成检查后,能快速获得与县级医院同质的诊断服务,切实减轻了就医负担。

  科技创新打造“云端服务阵地”

  突破现有禁锢只是共享的基础,真正实现共享还需将现有资源、新增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今年初,遂川县一脉阳光区域影像共享中心正式上线了MllA-iSpacs2.0系统(医学影像全模态智慧平台)。

  影像中心工作人员反馈表示,该系统的成功上线让患者通过“云胶片”即可实现跨机构数据共享,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上级医院的影像诊断支持,助力分级诊疗,缓解“看病难”问题。

  遂川县人民医院影像共享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新华网发

  “我们在有限的医生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了新系统的影像云存储、远程会诊、质量控制、多学科会诊、大数据应用、AI应用、精细化管理等功能。”李院华看重的,是将遂川区域内的各种影像资源进行整合再分配,同时也为共享中心未来实现智能管控、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在设备、医生、数据三个方面实现真正的“共享”。

  遂川影像共享中心作为一脉阳光继江西医疗改革“新余模式”和“丰城模式”后的创新探索,其始终贯彻推行的影像“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让基层设备物尽其用、患者就医更便捷省钱、诊断质量稳步提升,并用实践印证了医疗资源整合需把握“政策创新+技术驱动+服务重构”三位一体,并且随着“一证多址”经验的推广,县域医疗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变革。越来越多的实践精准呼应国家政策,既彰显了江西医改的领先性,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为健康中国注入江西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