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进永丰满目新
山区县何以涌现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20年前,这里曾有100多家小作坊式矿企无序开采,资源利用率不足50%。
今天,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强势崛起,涌现出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永丰,作为一个山区县,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跃迁?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永丰县一探究竟。
城之变:山区县何以批量造就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走进位于永丰工业园区的江西三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越高新),一台台智能制造设备引人注目,各种规格的分散釜、调配釜与纳米研磨机次第排开,展示了钛白粉变为高端色浆的过程。
该公司董事长袁志军说:“从钛白粉到纳米级色浆,不仅赋予合成革细腻柔软的触感,还能带来持久的色彩表现,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魅力。”
三越高新以碳酸钙为原材料,深耕着色领域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研发与应用经验,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设有21间研发实验室、精密仪器检测室、应用检测实验室,研发人员占比达三分之一。
永丰县碳酸钙储量达110亿吨,在全国排第三。永丰县副县长、永丰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左彪介绍说,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沃土,永丰县在碳酸钙上下游产业链中涌现出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在全国重钙企业十强中,永丰占据3席,其中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源化工)是“中国碳酸钙行业重钙第一强”;在全国轻钙企业十强中,永丰占据2席。此外,江西智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油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石之变:藏在深山的石头何以身价飙涨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转型的战略抉择,如何根植传统产业土壤进行战略重构?成立20多年的广源化工,通过布局新材料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鲜活的观察样本。
展厅里,研发中心负责人刘伟强拿起两块矿石对比:“左边是传统水泥用矿石,右边是纳米钙专用矿,前者1吨卖80元,后者加工成纳米级非金属新材料后1吨能卖3000元。”
车间里,巨型环辊磨设备正将石灰石研磨成纳米级粉体。“这种超细钙颗粒直径仅8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刘伟强介绍道,企业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超1000万元,手握200多项专利,主导制定超细重质碳酸钙和湿法纳米碳酸钙两项行业标准。
通过技术改造,摆脱传统化工产业低效困境;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实现附加值提升;通过横向布局新材料,形成多赛道协同优势……广源化工在传统产业的土壤中培育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恰与永丰的转型同频共振。
零散的矿点变成“优矿优用”的细分原料基地——高纯度矿石专供纳米钙,中纯度矿石用于塑料母粒,边角料被用于普通建材,矿石利用率从50%跃升至90%。2024年,该县新材料产业营收总额达113.8亿元,增速13.17%。今年上半年营收达71.2亿元,高速增长势头不减。
壤之变:传统产业何以在转型中重塑产业基因
对地方经济而言,传统产业在转型中实现跃迁,靠的是什么?记者在永丰县看到的路径是:统筹谋划、聚链成群。
永丰县以广源化工为“链主”企业,启动“百亿级塑料母粒基地”建设,吸引10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总投资超50亿元,重点拓展3D打印耗材、医用钙剂等高附加值领域。2024年以来,集群新增配套企业20余家,与东方雨虹、中材管业等头部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构建“研发—生产—应用”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形成从矿山开采到高端新材料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从企业到产业链,科技创新和绿色循环生生不息,映照出永丰县产业动能转换的充沛活力。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永丰实践提供借鉴:有赖于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李艳 记者何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