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8/20 13:00:32
来源:赣南日报

江西瑞金:一台“照病机”的光辉使命

字体:

  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有这么一台仪器,被红军指战员亲切称为神奇的“照病机”。它曾为王稼祥、曾山、陈毅、陈正人等领导“照过病”;为即将踏上长征路的30多名女红军战士进行过健康筛查;为数百名在战场上受过伤的红军战士做过体检;被一群红军战士从江西瑞金一直抬着走过一段艰难的旅途,最后被寄存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的一家农户的阁楼上,从而完成了它的光辉使命……它,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一台X光机。

  1933年4月的某一天上午,乌云密布,犹如巨大的泼墨画铺满长空。不甘心第四次“围剿”惨败的国民党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出动了6架飞机对中央苏区进行狂轰滥炸。

  此时,正在江西乐安县谷岗村祠堂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的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来不及隐蔽,被敌军飞机的流弹弹片击中了腹部。弹片击穿了他的肠子,血流不止,剧烈疼痛,生命垂危。

  于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王稼祥忍着剧痛,用了近8个小时取出腹部的弹片。王稼祥的病情虽转危为安,但仍有部分弹片取不出来或是找不到位置,留在腹中折磨着王稼祥。这种椎心之痛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毛泽东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请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想尽办法火速购买一台X光机送到中央苏区。

  费尽周折,上海方面购买到了一台德国制造的X光机,并将体积庞大且笨重的X光机拆散隐藏在棺材中,历经数月才运至中央苏区。

  见到这么珍贵的宝贝,可把红军总卫生部部长贺诚高兴坏了,他深知这台机器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可转眼间,他又愁眉不展,X光机的使用说明全是德文。于是他立即将在红军卫生学校任教的、懂德文的胡广仁叫来翻译和协助。

  然而,就在X光机快要组装好的时候,胡广仁诧异地发现,少了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然小,但是在关键部位起稳定作用。试了多次,没它还真不行,X光机不仅放置不稳,而且不能正常使用。怎么办?有人就提议找“能人”涂作潮来帮忙。贺诚立即派人去请红军无线电材料厂厂长“涂木匠”涂作潮。大家都认为是件棘手的事,可到了“涂木匠”这里却成了一件小事,没一会工夫,涂作潮居然手工搓出了一颗螺丝钉,而且大小很适合。

  X光机很快组装好了,第一时间给王稼祥透视诊断。X光机的探头在王稼祥的腿部和腹部反复游走了十几分钟。“看到了,看到了。”具体操作人员胡广仁兴奋地叫了起来,他指着深深扎在王稼祥腹腔内盆骨旁的一块黄豆大的弹片。再探,发现还有其他位置也有碎片存留……通过X光机探寻弹片飞入的路径:弹片是从右下腹打入腹腔的,穿透升结肠,嵌在了右肠骨窝上。

  弹片是找到了,可无奈的是,当时条件太过艰苦,医疗设施简陋,根本无法进行手术取出弹片,就只能保守治疗。

  为了帮助更多的伤病员,贺诚让胡广仁在中央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创建一个X光照室,充分发挥X光机的作用,既可以分批分次地给体内有弹头、弹片的伤病员作诊断,又可以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学习X光机的操作技术。当时在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几百名伤势较重的伤残战士,甚至附近生病的村民都曾被X光机“照过病”。X光机对解决因伤势判断困难导致的救治、延误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红军战士的伤亡率,成为战地医疗的“救命神器”。

  之后,中央红军卫生学校和附属医院搬迁到瑞金城郊的朱坊乡洋江下。因此,这台X光机又迎来了新的任务,不仅要给伤病员拍片子,还要供红军卫生学校教学使用。作为学校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学员可以了解X光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尤其是第三期军医班的学员欧阳辉、周洪产等人,专门跟着胡广仁学过X光机的操作技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出发前,为了选拔一批身体素质好的女同志充实到红军的各条战线,中央组织部将从苏区各省、县妇女部调来的100多名女同志组织去体检。通过检查,有些女同志身体有各种情况,被刷下来几十人,有些被X光机查出了自己压根不知道的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

  即将离开瑞金,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忙开了,将医院的医疗设备及学校的教材打包整装入箱,一切都准备就绪。这时,周恩来突然到访。周恩来表情凝重地说,陈毅在老营盘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右胯骨被敌军弹片击中,造成粉碎性骨折。陈毅肿痛了很久,但一直不知道具体伤在什么位置,必须用X光机拍片。而且,陈毅要继续留在中央苏区工作,所以现在使用X光机为其诊断显得十分迫切。

  贺诚当即命令红军总卫生部医政局局长陈志方立刻打开箱子,重装X光机给陈毅拍片诊断。通过X光机查找到了陈毅腿部弹片的方位后,贺诚亲自为陈毅做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贺诚取出了卡在骨缝里的弹片和一些碎骨,保住了陈毅的右腿。

  1935年2月,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扎西会议”,明确提出要对中央红军进行精简缩编。同时,为了减轻行军负担,要将那些带不动、不好扛的器械全部扔掉或者就地隐藏。

  接到命令后,贺诚和陈志方等人千般不舍地将X光机及17箱医疗物资秘密藏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村民杨保和家的阁楼上。他们将捆得严严实实的草席压了又压,生怕“跑风漏气”,最后也只能依依不舍、噙泪告别。因为这台“照病机”对他们来说,不是一块冰冷的铁疙瘩,而是他们的战友,是从死神那里夺回了无数将士生命的大功臣。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