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9/10 15:16:43
来源:萍乡武功山景区

“云中草原”上传承的“红色基因”

字体:

  萍乡武功山以“户外天堂”旅游IP为基础,创新探索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旅产业融合路径,通过场景打造、活动设计与宣传推广等举措,提升景区爱国主义文化内涵。2025年上半年,萍乡武功山景区接待游客262.86万人,同比增长31.54%,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全网曝光量超8亿次,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武功山将红色基因深度植入景区空间,打造“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该地通过地标集群活化,旧址焕新利用,设施红色赋能等方法,在海拔1918米的金顶平台,以十万亩高山草甸为天然背景,设置巨型五星红旗与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区,日均吸引5000人次打卡,配套图文展板讲述萍乡红色历史。对湘东(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在旧址周边划定特色打卡区域,设置“我在苏维埃旧址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标语牌,引导游客拍照留念并分享至社交平台。据统计,旧址开放后,平均接待游客量达1000人次,相关话题在网络上的曝光量超1000万次。此外,该地还对景区内20余处休息亭、观景台进行红色主题改造。这些改造后的景观设施成为游客休息、学习红色文化的热门场所,游客停留休息时对红色文化的阅读与讨论频率明显增加。

  武功山以参与式体验为核心,设计“静态展示+动态互动”的红色教育产品。萍乡武功山景区打破传统纪念馆式教育模式,将红色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与游览动线,通过“高山草甸+红旗”“红歌合唱+登山”等组合,使爱国主义教育从静态说教转为沉浸式体验。

  该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了多条红色研学路线,以“青年之山”为导向,设计夜爬、青春音乐会等年轻化活动,利用特警、学生等群体的参与增强互动性。在研学领域,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发游戏化、竞赛化课程,如小学生“红色寻宝”、大学生“重走长征路”户外挑战赛,提升教育实效。据统计,2024年,参与红色研学的学生人数达5万人次,同比增长30%,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爱国意识显著提升。

  该地还通过“线上裂变+线下联动”扩大武功山文旅品牌声量,形成“内容生产-话题引爆-流量转化”闭环。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500余条武功山红色主题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亿次;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武功山红色故事”系列推文,平均阅读量破万;在微博平台发起“#武功山爱国情#”话题讨论,吸引网友参与互动留言,话题阅读量达3亿次。

  同时,武功山积极强化区域联动,打造跨省红色旅游联盟,推出“一票通”等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客流互哺。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