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讲好商标品牌故事——助力‘1269’产业链”展示活动启动以来,已吸引超30家商标企业参与活动,涵盖现代家具、新能源、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领域。近日,新华网邀请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做客新华全媒访谈,就“江西商标品牌赋能产业链升级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探索”与网友进行交流。

新华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讲好商标品牌故事——助力‘1269’产业链”展示活动旨在全面激活品牌势能。商标品牌对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谭文英: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驱动力。
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经济结构。成功的品牌能提升产品或服务价格与利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如小米品牌,从手机拓展到多领域生态系统,靠品牌战略构建情感共鸣形象,刺激消费。

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品牌是企业“通行证”和“护城河”,能提升产品辨识度、消费者信任度和忠诚度。“赣南脐橙”“景德镇瓷器”“南丰蜜桔”等江西品牌,提升了产业形象和知名度,吸引资源集聚,形成良性循环。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济韧性。地区品牌反映市场活力、创新能力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重视品牌建设,有助于构建有韧性的经济生态,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品牌培育等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品牌动能。省市场监管局将品牌建设作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
新华网:本次活动主题为助力“1269”产业链,今年为何选择这一主题?
谭文英:选择这一主题,是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全省发展大局、服务核心战略任务的主动选择和精准发力,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
一是紧扣省委、省政府“头号工程”,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1269”行动计划是构建江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头号工程”,品牌建设要融入和服务中心大局,助力产业升级。
二是破解“规模大而品牌弱”痛点,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江西部分产业有规模优势,但品牌影响力与经济规模不匹配,许多企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本次活动聚焦“1269”产业链,挖掘品牌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的作用,引导企业走品牌化道路。
三是发挥品牌“聚合器”和“放大器”作用,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强大品牌能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整体形象,传递产业价值。本次活动引导企业思考品牌在赋能产业链协同中的作用,提升“1269”产业链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选择该主题,是服务大局、破解难题、放大价值的有效手段,期望引导企业认识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升级的关系,推动江西重点产业链跨越发展。
新华网:市场监管部门在品牌建设中的定位和角色是什么?未来有何规划?
谭文英:市场监管部门在品牌建设中扮演基础支撑者、秩序维护者和价值赋能者角色,是深度融入品牌发展战略的关键职能部门。
一方面,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假冒,捍卫品牌独创性与市场价值;另一方面,依托质量基础设施,夯实品牌“硬实力”基础;同时,完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品牌建设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我们将其视为重要工作。今年成立了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品牌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调研,学习先进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在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培育梯队、创新宣传推广、深化区域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品牌建设新成效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