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9/19 16:52:42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眼镜业暴利水深?“生存危机”倒逼他们转型

字体:

当前

我国超半数儿童青少年近视

配镜成为许多家庭的刚需

但一提眼镜行业

很多人第一反应仍是“暴利”

质疑几十元成本的眼镜

为何动辄卖几百甚至上千元  

然而

在“眼镜之乡”江西鹰潭余江

这个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

不少企业却在艰难求生

订单外流、品牌薄弱、利润走低

……

钱到底被谁赚走了?  

业内人士介绍

“暴利”很大程度上

源于信息不对称

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

不懂验光技术和镜片材质

溢价许多倍卖给消费者

还有的商家以次充好

损害行业形象

侵蚀消费者的信任  

鹰潭眼镜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必锋介绍

眼镜行业分工多、链条长

一副出厂价40元左右的镜框

厂家利润只有3到4元

在终端售价中占比极低  

余江眼镜产业园区

虽有300多家企业

但真正具备研发设计能力的

一度只有十几家

多数企业做代工

只接单、无议价权

被压在产业链最底端

他们面临的

不只是发展问题

更是生存问题  

余江人很清楚

不转型,就出局

他们不甘心只做代工

一批企业主动“换血”

赴深圳、香港引入高端生产项目

淘汰落后产能

不断提升

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布局新赛道

瞄准智能眼镜

开创新品类  

如今

国内智能眼镜头部企业

灵伴科技(Rokid)已落户余江

其创始人祝铭明正是余江人

在产品展厅

多款智能眼镜科技感十足

其中一款AI眼镜

还能帮助视障人群

“看见”周围环境  

截至目前

余江已培育自主品牌90多个

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余江眼镜的故事

是一个传统产业

直面危机、主动突围的缩影

说到底

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

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始终在于真正尊重消费者

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谁的产品过硬

谁的服务可靠

谁才能站稳脚跟

走得更远

 

统筹:赖星 胡晨欢 吴锺昊

制作:胡晨欢 陈柱佐 戴艳

出品:新华社江西分社 半月谈杂志社

鸣谢:南昌农商银行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