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随着最后一支环境舞蹈的身影融入吉安武功山下的烟火气息与秋日风光中,为期三天的“舞动武功”2025中国舞协环境舞蹈季(江西站)正式落下帷幕。这场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西省文联共同主办,以“舞蹈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艺术盛会,以天地为幕、山河为台,将舞蹈艺术与自然生态、乡土人文交融,不仅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成为吉安武功山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艺术与自然共鸣 打造沉浸式舞蹈盛宴
本届环境舞蹈季以“沉浸圆舞场”“舞动幸福小镇”“环境舞蹈艺术沙龙”“草地舞人party”四大主题活动为核心,让舞蹈彻底走出传统剧场,在武功山的田园村落、乡村烟火间绽放独特魅力。
开幕式上,独具赣鄱风情的群舞《山哥情》率先点燃全场,舞步流转间,似有袅袅茶香;双人舞《归家》诉说血脉深情,道尽游子归乡的殷切期盼;独舞《悠然见南山》则在动静相宜中,绘就山水田园的诗意长卷……

本次活动中,中国舞协特邀姜铁红、姜爱东、王方晴、郭晖、王炎等艺术家倾情演出。开幕式的压轴表演,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带来的独舞《山起云海》。他以蒙古族舞蹈特有的豪迈柔臂为核心动律,身体语言与远处秋阳下的武功山景观浑然一体,既展现了民族舞蹈的灵动与力量,又诠释了“山无界、云无边”的壮阔意境。
“环境舞蹈从特定的舞台、传统的舞蹈范式中走入自然环境,与天地共舞,能让舞蹈演员们在感受当下环境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舞蹈状态,更好地融入自然,释放自己。”姜铁红说。

“舞动幸福小镇”环节更是将艺术深度融入乡村生活,舞者们于空旷的广场间、蜿蜒的草坪上、古朴的民居前起舞,以“以舞释景、以景衬舞”的创作手法,使乡村风貌成为舞蹈的有机部分。南昌大学舞团演绎的作品《所有的秋天都向故乡倾斜》,以树叶为媒诠释乡愁;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秋水共长天》用肢体描绘鄱阳湖“水天一色”的生态画卷……
夜幕降临后的“草地舞人party”成了欢乐的海洋,篝火映着星空,专业舞者与当地村民、游客即兴共舞,民族舞的柔美、街舞的活力在山野村落间碰撞交融。舞蹈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表演,而是人人可参与的快乐。
创新机制破圈传播 沙龙与线上互动成亮点
据了解,本届环境舞蹈季活动,首次推出“线上线下联动参与”与“深度思想交流”模式,让活动既有“高颜值”的艺术呈现,更不乏“有深度”的价值传递。
在观众参与层面,首次开启全国线上限量招募观众参与现场观摩。特意从重庆赶来的王娜,是通过公众号了解到活动并报名入选的游客。“在开放的自然空间中观赏舞蹈,感受到人与环境融合的自由与舒适,这是剧场体验无法比拟的。”王娜在观演后难掩激动。
此外,活动还特邀一批网红博主参与现场直播及文旅带货,有效拓展受众范围,增强传播实效。“这次活动真的‘破圈’了!”受邀而来的江西文旅博主苏莹莹兴奋地分享,“我的直播间里很多粉丝都被‘环境舞蹈’这种形式惊艳到,不少人说‘没想到融合到环境里的舞蹈这么好看’,还说‘原来吉安武功山有这么有趣的文旅活动’。”

而今年新增的“环境舞蹈艺术沙龙”,更成为业界思想碰撞的核心平台。
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郭磊提出“环境舞蹈的核心是‘人人皆可舞蹈’,要打破专业技术壁垒,让更多人感受舞蹈魅力”;青年舞蹈艺术家李响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分享“在环境中即兴舞蹈时,没有预设动作,让身体回归自由,这才是最本真的表达”;青年舞蹈艺术家赵梁则认为“好的艺术必然具有商业价值,二者并不矛盾”……沙龙现场思想碰撞激烈,为环境舞蹈的实践与推广注入了新的理念动力。
武功山三年耕耘 打造环境舞蹈优质IP
环境舞蹈作为一种前沿的艺术形式,其展演活动为何能连续三年落户吉安武功山?答案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底蕴与吉安武功山管委会的持续投入。

吉安武功山管委会副主任吴刚介绍,经过前两届的积累,武功山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活动保障体系——从优化场地布局,将表演从山顶金顶调整至更易参与的乡村草坪、小镇广场,降低观众与演员的参与成本;到统筹协调多方资源,联动高校、本地文艺团体,既邀请国家级名家,又挖掘江西本土艺术力量,让本届参与团队达24个,较2023年增长近一倍,活动品牌效应持续凸显,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管委会宣传推广科科长朱文玲表示,吉安武功山大景区内拥有高山草甸、云海奇观,还有羊狮慕、野牛瀑大峡谷等多元自然场景,更沉淀着庐陵文化、傩文化等深厚人文底蕴,“这些‘可舞可观可抒发’的资源,搭配幸福小镇等乡村场域,让舞者们来了还想来,来了不想走,成就舞者与景区坚定的双向奔赴”。
在“舞蹈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上,朱文玲进一步解释:“此次活动是文农旅融合的成功实践,充分发挥了文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舞蹈家们将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生态保护理念、乡土文化特色融入作品,用肢体语言生动展现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艺术的感染力,最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拉动力。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充分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农产品等业态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2024年活动举办的当月,景区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0%。2025年活动开幕式直播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近200万人次,近20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为让品牌效应持续释放,吴刚表示,未来还将推动环境舞蹈从节事活动向常态化、市场化运营转变,探索与景区门票、文创产品、各类业态联动的商业模式,增强IP自我造血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传播地域文化的艺术载体。
2025环境舞蹈季的圆满收官,正是武功山“以舞兴旅”战略深耕的新起点。未来,这片山水将继续以艺术为纽带,连接自然与人居、文化与产业,让“舞动武功”真正成为一张响亮的文旅金名片。(赵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