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潮奔涌逐浪高
——上饶奋力打造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东门户”
11月11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技合作产业园内,江西亥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忙碌不停,一卷卷光伏胶带产品正从这里下线,陆续发往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这款产品以前主要依赖进口,现在已实现国产替代并开始量产,市场占有率超50%。”该企业总经理助理严俊介绍,目前公司产销两旺,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走进上饶国际陆港内的上饶西货站,随着火车的鸣笛声,只见一列装满光伏组件和卫浴产品等货物的铁海联运班列正启运开往宁波舟山港。上饶海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乐小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铁海联运”每天都正常发运,高峰日达3列,截至11月10日,发运量已突破10万标箱,提前50天完成了全年任务。
…………
一个个画面、一幕幕场景,彰显着上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带来的喜人景象。近年来,作为江西东大门,上饶市大力实施扩大开放战略,扎实做好“双向开放 惠通四方”文章,奋力打造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东门户”,加快推动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上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一号工程”,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链条的关键短板和缺失环节,制定落实“一图谱四清单”,打好精准招商组合拳。今年以来,全市聚焦铜基新材料、新能源等12条重点产业链,已签约引进项目498个,占项目总数的86.9%。同时,紧盯新兴赛道,加快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和新型储能等六大未来产业。目前具身智能产业已集聚凤凰光学、帛视智能等2家稳定供货企业和119家生态链配套企业,落地普华灵动工业机器人、邦芯半导体装备等一批骨干项目;精准医疗产业已集聚海普洛斯、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等一批研发机构和企业,一个涵盖基因测序、免疫微生态、细胞治疗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的特色产业链正加速构建。该市还强化基金赋能,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省国控集团的支持参与下,组建3支产业引导母基金和7支子基金矩阵,成功引入了中耐新材料、千帆翼智能逆变器等25个优强项目。
10月31日,上(饶)浦(城)高速(江西段)建成通车,这是江西跨区域出省大通道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近年来,上饶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作为战略路径,着力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开放通道建设,沪昆高速“四改八”年底前可建成,上(饶)鹰(潭)高速年内开工,上饶动车组存车场预计明年6月建成,鄱阳至九江至上海水运航线开航,浙赣运河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联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陆海通道日益畅通。
锚定“研发孵化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在上饶”,上饶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面融进去,不断做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双向飞地”。如今,上饶产业园已落地晨麓光电等41个项目,上海科创飞地已落户21个项目。该市持续深化同长三角城市的战略合作,推动建设沪杭衢饶经济走廊,按照“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上饶也要做到”的理念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办理事项扩充至53项,“跨省通办”合作城市增至30个。目前,全市75.3%的产业项目引自长三角,42.6%的省外游客来自长三角,30.9%的优质农产品销往长三角。
工业“新三样”出口占全省比重达55.1%,全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57.2%,文化“新三样”出海步伐加快……今年以来,上饶把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发力方向,全力以赴稳外贸、千方百计引外资、多管齐下促外经,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2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5家,累计布局海外仓79个;对外直接投资2.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7亿美元,晶科能源、耐普矿机等一批企业加速出海;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家,预计全年引进外资增长20%以上。(记者 余 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