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一项项重大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幸福靠山
时至惊蛰,气温回暖、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在贵溪市彭湾乡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台台轮式拖拉机来回翻耕。望着一片繁忙景象,彭湾乡乡长兼任彭湾乡副田长的闵科水对今年粮食增产心里有了谱。他的信心来自全乡每个村有一名村级田长,在他们的守护下,全乡再也没有抛荒的闲田以及侵占耕地的行为。
粮食增产离不开对每一寸耕地的保护。作为全省首批实施田长制试点县(市),贵溪市全面推行市乡村三级田长制,由市分管领导担任总田长,每个乡镇为一片区,每个片区按一组一员的标准聘请田长,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市500余名田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田管家”,他们对全市耕地进行日常巡护记录,维护基本农田红线和粮食生产安全。
结合田长制的推行,贵溪市创新粮食生产管控模式,由贵溪市农投公司牵头,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0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村级田长全部加入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与村民的沟通协调,落实各项服务措施,确保乡村早稻种植应种尽种、能种必种,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贵溪农投公司董事长董永刚介绍:“目前,全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000多万元,增加农耕机、催芽机、抛秧机等农机100余台,全市早稻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
贵溪市推行田长制,实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切实保护好耕地,牢牢扛稳粮袋子,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具体举措。
田长制是继我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早些年,我省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一系列改革新举措,有效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等问题,聚焦生态保护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全域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河湖“清四乱”等专项整治常态化、规范化。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创建,统筹推进公益林、天然林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真正做到“只能减污,不能增污”“只能增绿、不能减绿”,管好山、护好水,筑牢生态保护“立体防线”,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改革措施以来,我省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环境更宜人,绿水青山成了幸福靠山。
去年8月4日,宜黄县梨溪镇探索河道经营权改革试点,将全镇48.6公里的主要河道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六个标段,通过竞拍的方式将经营权承包到户,并为承包户颁发河道经营权证,村集体为此增收70多万元。而承包人之一的余长龙通过人放天养的方式养鱼,除鳙鱼、鲫鱼等常规品种外,还有黄辣丁、溪石斑等名贵品种。余长龙满脸幸福:“年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
“我们在做好河段承包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河长制作用,监督承包人加强对河道的卫生、水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实现从以前单一由政府对河道的管理,变为人人参与河道的保护,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管理目标。”梨溪镇相关负责人纪焕华说。
梨溪镇探索河道经营权改革只是一个缩影,我省大力发展河、湖、林经济,积极探索治河(湖)护林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相融合,建立了“以河(湖)养河(湖)、以林养林”的经济模式。这种职能清晰、体制顺畅的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概念不断延伸,我省还相继推出路长制、山长制等管理体制改革。如今,在赣鄱大地,从农村到城市,从山川到河流持续释放着改革红利,为群众增福祉。(记者 余红举)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