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安福县:烟源青塘的幸福变迁
2022-04-11 15:09:30 来源: 大江网
关注新华网
关注头条江西
图集

    春分时节走进安福县谷源山林场青塘村,一座座整齐的烤房、蜿蜒错综的硬化村道、焕然一新的村民院落,田间地头此起彼伏的三轮车轰鸣声,伴随着农民俯身烟叶移栽的身影,宛如一幅幅农耕画卷,美不胜收。

    这是青塘村在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的政策沐浴下,从一个贫困落后村奔向幸福小康的变迁缩影。

    “贫土地”变成“金土地”

    青塘村是一个移民村,村民以原本地林场职工和贵州毕节移民为主,刚建村时土地资源稀缺,村民们便大刀阔斧,开荒破土平整田地。地有了,种什么是摆在大伙面前的思考题。

    1987年,林场为响应原吉安地区行署的号召,率先发展烟叶种植,当年青塘村便种植200亩,成为全县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从此也点燃了安福跻身全省优质烟区的星星之火。

    “我是当年第一个试吃螃蟹并且一直坚持下来的人,第一年种植我便实现了丰收,一直到今年,我已经种了足足35年了。”从年满66周岁的老烟农刘厚永沧桑的面容上,依旧可以看出他对烟叶产业的这份坚持。“现在我每年种植18亩左右,这也是我每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安福烤烟种植规模的逐步攀升,凭着那股坚毅的精神,青塘村的幸福变迁跑出了“加速度”。

    “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烤烟种植是门技术活,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烟草,种好了是宝,种差了是根草。”由此可见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为确保技术标准宣贯到位,提升农户种植水平,安福县烟草公司常年为青塘村配备了一名烟叶技术员,确保每户烟农有一名“烟保姆”全程技术指导。

    赵庆军是一位87年出生的年轻烟农,初中毕业后也想着出去学习一技之长,到大城市去打拼一番。可是看着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小孩,赵庆军又打消了念头,想着跟随父辈尝试着种植烤烟。

    “有师傅从播种育苗、大田管理到烟叶烘烤提供全程指导,帮我解决生产种植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这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说起初试种烟的滋味,赵庆军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从懵懵懂懂,到技术了然于心,我只用了2年时间,现在我也是种烟的行家里手了。”

    技术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助烟农一起使农田披上绿装,更加笃定了致富的希望。

    “泥巴路”变成“康庄道”

    “以前啊,种植烤烟是最累的。没有灌溉沟渠,旱涝是常有的事。加之田块分散,没有机耕路到烟田,特别是采收环节,要靠人力一趟一趟地将烟叶背出来,一天下来全身不知道湿了多少次。”回忆往昔,种烟的艰辛刘厚永仍历历在目。

    2017年,安福县烟草公司启动青塘村烟水工程新建项目,使以前“雨天两脚泥”“灌溉靠人挑”的状况成为历史。项目建成后,很好地解决了水源问题,两百多亩耕地重焕生机,保障了烟稻两季的生产,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土地平整后,三轮车可以直接开进烟田,耕田有拖拉机,烤烟有密集式烤房,我们轻松了许多。”村里传统种植大户李青山感叹道。

    2021年安福县烟草公司为青塘村所有烤房配置了生物质燃料炉,轻松烤烟变成了现实。“往年烤烟时期,为了照看烤房我晚上基本只能睡4个小时,现在有了生物质燃料炉,温湿度控制很精准,晚上添完一次燃料后就可安心睡觉,有异常会在手机里预警,现在烘烤轻松多了。”说起种烟的改变,李青山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简单种烟、轻松种烟,青塘老区烟农的职业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如今的青塘村,到处可见的是流淌着清水的“生命之渠”、奔跑着农用车的“致富之路”、青山掩映的“宜居之家”。一代代勤劳朴实的青塘村人,编织着美好生活的幸福梦,相信烟源青塘的华丽蜕变将会迎来下一个春天。(通讯员 彭桃军)

+1
【纠错】 责任编辑: 谭茜予
加载更多
井冈山第十三届(云上)杜鹃花节开幕式
井冈山第十三届(云上)杜鹃花节开幕式
鄱阳湖越冬白鹤陆续北迁
鄱阳湖越冬白鹤陆续北迁
专题:井冈山第十三届(云上)杜鹃花节
专题:井冈山第十三届(云上)杜鹃花节
最闪亮的坐标 | 这一天,我比平时更想你
最闪亮的坐标 | 这一天,我比平时更想你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4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