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小康梦 浓浓水利情——水利部对口支援宁都县工作纪实
2022-06-21 18:41:27 来源: 赣南日报
关注新华网
关注头条江西
图集

【十年振兴路 满怀帮扶情】

  一道道水渠畅通无阻,润泽万亩良田;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滋润百姓幸福生活;一座座水库坚固耐用,筑起坚实防汛墙;一条条河流碧波荡漾,为美景增添光彩……记者近日行走在宁都城乡,从生活、生产到生态,翠微大地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殷殷小康梦,浓浓水利情。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水利部带着对赣南革命老区的深情厚爱和“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殷殷嘱托,开启了对口支援宁都的征程。十年间,水利部动真情,用真心,全力支持宁都水利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生水利的深刻内涵,为宁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持续增强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惠民生,保障优质供水显担当

  “以前,我每天都要为用水发愁,天不亮就要走一里多路到村头的水井挑水。现在好了,只需拧开水龙头,随时都可以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5月29日,正在厨房洗菜的东山坝镇斜下村的李上生高兴地说。

  李上生是斜下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谈起村里饮用水的变化,他感触颇深。未用上自来水之前,他和其他村民一样,家家都抽井水喝。由于地势高,遇上大旱季节,压井根本抽不到水,村民只得排队到一公里外的池塘去挑。李上生说,水利部挂职干部入村调研后,得知村民饮水困难,表情十分凝重,当即承诺:“一定要让全体村民用上自来水!”不久,水利部就投资100多万元帮助斜下村村民建起了农村饮用水工程,引来了自来水,村民们终于告别了水桶、扁担,喝上了“放心水”。

  水是生命之源!为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水利部坚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指导宁都制定《宁都县安全饮水扶贫攻坚行动方案》《水利部对口支援江西省宁都县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责任分工》等多个方案制度,建立到村到户安全饮水“四本台账”。十年来,先后实施集中供水项目401个、分散工程656个,通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补助农户打压水井或引山泉水等措施,有效解决了58.3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为宁都如期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实保障。

  宁都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是农业大县,素有“赣南粮仓”之美称。然而,水利基础薄弱、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管理落后,严重制约了宁都的经济社会发展。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水利部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口支援宁都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水利部部领导及相关司局负责人先后35次赴宁都进行调研,摸底数、查实情……一批批有深度、有温度的帮扶举措随之密集推出。

  十年来,水利部先后派出何猛、刘云波、张鸿星、陈何铠4位优秀干部到宁都挂职帮扶,江西省水利厅也先后派出6名业务骨干到宁都帮扶,为宁都培训水利人才258人次。在宁都先后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建设,帮助宁都做好38项水利建设和管理改革任务,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

  保安澜,织牢水利基础设施网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让‘田成方、渠相通、沟相连、路配套’的现代农业景象变为现实。如今旱涝保收,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5月30日,正在田间忙着查看早稻长势的固村镇种粮大户邓庚发高兴地说:“去年,我种了120多亩优质稻,靠卖粮就赚了10多万元。今年政策更好了,我也扩大了规模,租了300多亩田,全部种植水稻。”

  水患治,民生安。宁都县境内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638条,江河流域广袤,洪涝灾害点多面广,有时一场洪灾就可能冲了家园、毁了产业,不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为此,水利部重点加强对宁都县水利工程建设支援,协同宁都县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实施治水工程,有效提升抗御水旱灾害能力。

  宁都流域重点乡镇防洪工程琴江固村段,位于琴江中游,主要承担4个行政村和2所小学及1所中学,共1.98万人、1.2万亩耕地、4960间房屋的防洪保安任务。工程所在河段原来仅有村民自发修建的土堤,建设标准低、抵御洪水能力弱,加之河道束窄、淤积严重,洪涝灾害频发。

  “2015年‘5·19’固村特大洪水中,我们村全部被淹,进水深达4.8米,倒塌房屋1614户共3235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固村镇固村村党支部书记邱建民回忆起7年前的那场特大洪水时仍心有余悸。

  “现在防洪堤修好了,村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邱建民说,现在的河堤旁建起了200多亩大棚蔬菜,村民的收入显著提高。

  水利兴,产业旺。五河综合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全面竣工,低压管道灌溉的高标准农田基地、微喷滴蔬菜及茶叶基地、滴灌果园基地等一系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推进,宁都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现在辣椒四块五一斤,我家5个大棚,每天都有几百元的收入,一年最少能挣十几万元。年前,我还买了辆小轿车,现在日子是越过越红火。”长胜镇法沙村种植户杨林生一边采摘辣椒,一边跟记者说,在水利部的帮扶下,党委政府引导村民往“山上”“荒坡”找地……

  背设备,引活水,挖深井,换好土……干群齐心,其利断金。辛勤的汗滴,终于换来一座座温室大棚在荒坡上拔地而起。2021年9月,长胜镇共建成蔬菜大棚121个,总面积1585亩,吸纳经营主体48户,主要种植宁都辣椒,现已全面上市,直接带动周边500余人就业增收,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

  十年来,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宁都抢抓“第五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的契机,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抗旱应急水源、引调提水等项目。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新增供水能力1.13亿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0.85亿立方米,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6.58万亩,新增恢复排涝面积13.55万亩,新增粮食产能7.65万吨,产值3.06亿元,累计受益人口62.56万人。

  让宁都人民倍感振奋的是,今年3月,梅江灌区获批立项,铸就了水利部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首个重大水利工程、江西首个山丘区大型灌区“无中生有”的华章。目前,梅江灌区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建成后将有效灌溉农田面积60万亩,涉及宁都县22个乡镇,受益人口近79万人,保障年产粮食4亿多公斤的“赣南粮仓”。同时,示范推动兴国平江、信丰桃江等2个灌区投运后,预计可新增粮食11亿公斤,对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护生态,描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龙溪湖生态公园,就像我们家的后花园,我和老伴每天都要来这转两圈。”家住县城龙溪湾小区的谢大爷说,以前,这里河道堵塞、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大家都把它戏称为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大家走路都得绕着走,更别提来这里散步了。

  在水利部的帮扶下,宁都投资约1亿元,对河道进行扩宽清淤,将沿岸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在两岸遍植树木,修建休闲广场、游步道和亲水栈台。如今,龙溪湖生态公园已然成为宁都百姓健身、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治理后,我们宁都变美了,随便哪个角度拍过去都好看。”摄影爱好者赖青云说。闲暇时光,到全新打造的梅江“一江两岸”取景拍照,已经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几年,宁都县抢抓水利部对口支援宁都的契机,大力实施治水工程,全力推进梅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2016年以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66平方公里,在赣州市率先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展了清河行动,对全县境内河道开展专项整治,在源头上保护了河湖健康,全县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

  与此同时,宁都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工程,扎实推进美丽乡镇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全面开展“洗城”和“清尘”行动,严打“两违”、深入治“脏”、着力治“乱”、重拳禁“燃”,全面优化提升梅江“一江两岸”、龙溪湖“一溪两岸”等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筑堤修坝、疏浚河道、优化环境……如今,宁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优、越来越美,“水清、河畅、湖美、岸绿”的美好家园逐步实现。

  水利部选派到宁都的第四批对口支援挂职干部陈何铠说,自踏上赣南这片红土地那天起,他就把老区人民当亲人,视推动宁都发展为己任。在新一轮对口支援的征程中,他将一如既往,在支持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为助力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通讯员 余书福 曾嵘峰 赖小荣)

+1
【纠错】 责任编辑: 谭茜予
加载更多
江西多地遭遇强降雨
江西多地遭遇强降雨
“长不大”的女儿,爸爸永远是你的“大朋友”
“长不大”的女儿,爸爸永远是你的“大朋友”
【新华访谈】李杰:将传统与新潮融入陶瓷设计
【新华访谈】李杰:将传统与新潮融入陶瓷设计
江西新余:杨梅开摘 抢“鲜”上市
江西新余:杨梅开摘 抢“鲜”上市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