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端午时,家家户户少不了来上一口粽子,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安全、健康地食用粽子,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家团队对如何挑选、储存粽子以及如何健康食用粽子做如下消费提示:
预包装粽子如何选?科学选购三步走:
一看:观察粽线捆扎是否松紧合理,观察粽叶是否包裹完好无漏米、无霉点,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漏气或胀袋,若包装有破损,易造成细菌侵入引发变质。
二观:粽叶颜色一般呈墨绿、黄绿、淡黄等。粽叶经过高温蒸煮后绿色褪去部分,略微发黄,属正常现象,过度鲜绿反而不是真实、自然的颜色,要警惕是否为“返青粽叶”。
三查:粽子外包装标签、标识中的厂名、厂址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是否印刷清晰。新鲜粽子因其保质期短,在购买时尽可能选择出厂时间较近的产品。
家庭自制,需保障安全卫生。家庭制作新鲜粽子,一要挑选新鲜的食材,糯米应先浸泡,但注意浸泡时长不能过长,以防糯米变质;二要选好粽叶和粽线,新鲜粽叶最佳,若使用干粽叶要预先用水泡软或水煮软化;三要注意制作全程中手、食材、器皿的清洁,保证卫生安全。
合理储存,防止酸败。端午时节气温较高,粽子容易酸败,应按需购买,科学保存。预包装粽子应按照外包装的贮存提示储存,且需注意保质期限。此外,拆开包装,若有酸败味等异味,说明粽子已变质,不可食用。常温真空包装粽子一般置于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于冰箱冷藏室存放;速冻粽子应置于冰箱冷冻室,不可常温存放;新鲜粽子要做到少量购买,及时食用。自制粽子保质期短,最好现包现吃,若再次食用须再加热。
粽子该怎么吃?
蒸煮到位,热透再吃。冷粽子热透后食用更佳。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淀粉含量高,加热糊化后更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粽子一旦冷却,淀粉容易老化回生,脂肪凝固,质地变硬难咀嚼,增加消化难度,且直接食用冷却的粽子口感及风味不佳。因此,从冰箱拿出的粽子须蒸煮到位,热透再吃。预包装粽子可按照标签标示的食用方法进一步加工后食用。
粽子难消化,特定人群慎少食。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及馅料蒸制而成的高淀粉高能量食品,不易消化,多吃容易积食,糯米黏性高,儿童、老人、病后恢复者不宜多吃。另外,不易消化的糯米长时间停留在胃中会刺激胃酸的分泌,胃酸过多者慎食,胃肠道病患者尽量不吃。若粽子中含有肥瘦咸肉、海鲜等高脂馅料,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不宜多食;若粽子中的馅料为含糖量高的豆沙等,糖尿病患者谨慎食用。(熊铮)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