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新华网
图集
“以前这里长满杂草,现在种上各种蔬菜瓜果,不仅能增加收入,环境也变美了。”近日,大余县樟斗镇樟斗村村民黄友红正在打理自家闲置宅基地内的小菜园,菜园里的小辣椒长到两寸多长,丝瓜秧爬上支架,茄子也开出了紫色的花朵,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年来,大余县稳步推进农村“宅改”,积极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助农增收互促共赢。
自被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大余县积极探索“宅改+庭院经济+订单式种植”的模式,引导农户利用已拆除平整的空闲宅基地种植蔬菜、瓜果、油茶等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禽园、小游园、小农旅等“五小”庭院经济,将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园”,产出为民增收“金银果”。同时,该县通过“统战助改”平台,在县内非公有制农产品企业和农户之间搭建供需桥梁,发展“订单农业”,农户种植的经济作物由企业保底收购。截至目前,该县通过“宅改”新增有效耕地719亩,引导农户改造旅游民宿69家,全县11个乡镇均与农产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芋荷、刀豆等1.5万余公斤的订单收购。(叶功富 叶相发)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本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