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群众坐上“幸福梯”——我省创新机制破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难题
吉安市吉州区电信小区,龙华里老人为记者介绍新安装的电梯。 记者 朱 华摄
赣州市水利局宿舍小区,一名老人坐着轮椅出电梯。
老式多层住宅前矗立着亮丽通透的电梯井道,坐着轮椅、拄着拐杖的老人轻松出行……连日来,随着我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加速推进,一部部新安装的电梯在老旧小区中启用,小区居民们用一张张笑脸表达着幸福生活新体验。
今年以来,我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包括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内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的民生重点工程来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居民主体、社区协商、政府支持、多方参与、保障安全的原则,采取一梯一策、多策并举等措施,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截至8月底,全省已完成加装电梯审批1737台,正在施工897台,既有住宅完成加装电梯576台。
当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还处于政策探索实施阶段,缺乏足够成熟的模式和经验供借鉴,工作推进还面临着不少阻力和困难。记者近期先后来到南昌、赣州、吉安等地,对基层的创新和经验进行调查走访,从中探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的创新做法。
一件惠泽老旧小区居民的民生实事:破解难题,消除住宅电梯缺失之痛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需求最迫切的是老年人。因为没有电梯,面临着“出门不易、回家更难”的尴尬,很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被迫成为“悬空一族”,连下楼散步遛弯都成为一种奢侈。
家住赣州市水利局宿舍小区的邬湘妹老人,几年前因为中风导致偏瘫,只能坐轮椅出行。每次去医院复查时都颇为艰辛,家里至少要出动两个成年人——一人扛轮椅、一人背老人。由于上下楼太艰难,老人平日里基本不出门,看电视成了她唯一的娱乐。
省政协常委涂书田曾多次写提案要求加快加装电梯进度,他在调研中发现,像邬湘妹这种重病和残疾老人在我省老旧小区中数量不少。因为没有电梯,很多居住在高层的老人有的甚至几年都没有下过楼,整日蜗居在小屋中。6年来,围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5名省政协委员先后提交23件提案,反映出基层群众的热烈呼声与期盼。
为了消除老旧住宅电梯缺失的“民生之痛”,以业主自主筹资、政府提供奖补为主要内容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应运而生。然而,政策试点之初人们就发现,真要成功加装一部电梯绝非易事,其过程和难度堪比“过五关斩六将”。居民统一意见难,资金筹集难,政府审批难,施工验收难……一只只“拦路虎”挡在了想圆电梯梦的居民们面前。
说起加装电梯之难,家住吉安市吉州区电信小区的龙华里老人很有发言权,82岁的他是当地最早申请加装电梯的居民之一。2019年11月,听说吉安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意见出台,人在外地的龙华里当即赶回老家,自告奋勇担任所在单元的加装电梯牵头人。
为了凑齐审批材料,龙华里一趟趟跑腿、一次次做工作。《老宅加装电梯申请表》《各地加装电梯融资方案》《房屋结构安全报告》《账目明细单》……在龙华里家的书桌上,堆着足有一米多高的各类申报材料、参考资料。
由于个别低层住户对加装电梯出资方案存在异议,几个月时间里,龙华里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趟、遭了多少白眼。最终,在社区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龙华里的热心打动大家,住户们达成了一个公平合理的筹资方案。根据当地政策,每部加装电梯可获得15万元政府补助,平摊下来每户只需投入2万多元。2020年底,工程终于完成,居民们纷纷对龙华里竖起大拇指。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和流程,再也不需要加装电梯牵头人像以前那样折腾了。”吉州区住建局局长李明志说,加装电梯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试点政策刚出台时各地很多工作环节没有理顺,最关键的是如何促使居民达成协议,因此,像龙华里这样主动牵头参与的热心人和探路者作用就特别重要。
为了打开突破口,我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鼓励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房改房等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开展加装电梯示范,总结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一系列运行管理服务机制,达到“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效果。如今,全省已有数千户居民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主协商,最终建好并用上了“幸福梯”。
一场政务服务效能的“考试”:简政便民,让加装电梯更轻松
对有改造意向的老旧小区居民来说,加装电梯是一次颇为不易的闯关之旅。而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让这项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工作开展得更快捷、顺畅,不仅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一次“考试”。
“普通人第一次装修房子多少都会因为没有经验吃亏、走弯路,而加装电梯比家庭装修复杂、专业得多,只有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的力量和市场资源为群众服务,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好事办好。”今年初完成加装电梯后,江西师大附中宿舍小区的加装电梯牵头人王延藻对其中的艰辛和曲折深有感触。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难,难在“关卡”众多。其中的关键步骤就有四步:协调业主意愿、签约电梯公司、报建审批、施工安装,涉及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消防、住建、水务、电力、燃气等多个部门和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居民达成协议、确定筹资方案、通过审批等工作需要政府“扶一把”,而购买电梯、签约施工单位、工期协调和工程验收等同样亟须专业人士提供指导。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便民和配套政策,有针对性破解难题,为群众办事减负,助推加装电梯工作进入快车道。
申请手续办理繁琐怎么办?“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联合会审机制已在全省推广,社区代办、住建部门统一办、电梯施工单位代办等模式纷纷出炉。如果材料齐全,5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审批,让群众“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
施工太专业群众不懂行怎么办?今年2月,我省制定发布《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全省各地还编制操作指南,让群众靠一本手册就能弄懂办事流程、示范文本、资金分摊方案、电梯企业名录等;建立专家库,帮助申请人拟定加装方案、强化施工管理、规范竣工验收;探索建立将各种市场资源聚合在一起的一站式“加装电梯超市”……
工程投入不菲,群众负担不起怎么办?我省市、县两级普遍提供每台10万元以上财政奖补。在赣州市章贡区,每台电梯奖补标准增至20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申报积极性,安装数量跃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此外,我省各地还出台多个“政策礼包”:允许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鼓励单位对已房改的职工住宅加装电梯予以支持,符合老旧小区改造条件的允许使用中央补助资金,加装电梯免征新增建筑面积地价款、免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我省各地还纷纷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探索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新模式、新政策。在吉安市,建立了“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统一资金拨付”的保障模式,市本级奖补提速到3个工作日内拨付到位;在南昌市,为更好地调动社区工作积极性,对加装电梯成功的社区每台奖励2000元。一些地方还鼓励社会资本探索企业免费安装、业主有偿使用的“共享电梯”新模式。
“今年以来,随着各地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和措施,一个个‘肠梗阻’被打通,加装电梯工作明显提速。”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0月,我省完成加装电梯仅106台;到2021年5月,这个数字已提升到391台;8月,达到576台!
老楼装新梯,这个梦想正在江西各地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次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合力“破冰”,让调解之路更顺畅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办事和服务效能,更是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次实践检测。
业主是加装电梯投资和建设的主体,他们能否积极参与、支持配合,是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每一台电梯的背后,都凝聚着小区居民自治的成果,体现出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
如何制定合理的方案、让业主形成统一意见,成为这项工作推进的最大难关。在很多地方,低层业主担心加装电梯会制造噪音、影响通风采光,反对意见较大;年轻业主、出租和空置业主加装电梯需求不迫切,积极性不高;各楼层业主对费用分摊比例难以达成一致……由于加装电梯涉及复杂的居民利益问题,难以协商一致,很多小区的项目因此中途夭折,让需求迫切的老人们“望梯兴叹”。
而从我省目前的成功案例来看,虽然不同小区、不同单元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其共同之处有不少:首先,要能选出一名热心公益、敢担当的牵头人,发动基层组织和社会调解力量积极参与,统一居民意见;其次,要能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筹资和工程方案,尽量兼顾各层居民的合理诉求,尽可能通过个性化设计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不良影响最小化……实际上,邻里关系好不好,调解人员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小区民主协商、居民议事是否顺畅,都和加装电梯的成败息息相关。
为打通“肠梗阻”,我省各地纷纷开展调查摸底,推动建立业主委员会,发起业主商洽会,探索居民议事厅等协调机制,搭建各类对话和异议调解平台,做好业主间的纠纷调解。
赣州市章贡区江湾花园小区已有9台电梯在建,建成后将成为我省目前加装电梯较多的商品房小区之一。“单元里的住户来自各行各业,之前大部分互不相识,没有社区干部和调解员的及时介入,要拿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筹资方案,谈何容易。”江湾花园所在的南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俊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要“破冰”,当地基层调解力量的作用十分关键。
在江湾花园首个申请加装电梯的单元,起初低层住户认为自己不能从中受益而极力反对,高层住户也因此对低层住户意见很大,调解一度卡壳。社区干部在家访时了解到,持反对意见的业主,家里老人有上楼顶晒衣服的习惯,于是协调沟通单元里的其他业主,同意在电梯建成后让这家人免费使用,作为对其支持加装电梯的补偿,最终促成了加装电梯协议的达成。
“做思想工作,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不能回避利益问题,要抓住居民的痛点,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参与了多次加装电梯调解工作的退休社区干部、志愿者朱秀英认为,调解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居民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解决加装电梯工作中的各类矛盾纠纷,章贡区相关社区居委会主动牵头,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协调作用,广泛发动社区党员、人民调解员、“章贡大妈”等志愿队伍,上门宣传政策、做思想调解。
“万事如意邻里和睦值千金,一步登高加梯成功感党恩。”这是吉安市吉州区天龙花园小区加装电梯成功后,业主在小区里悬挂的对联。一部部电梯安装成功,一栋栋老旧住宅重新焕发活力,一张张欣慰的笑脸,不仅是政务服务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有力证明,更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的生动体现。
记者手记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没有成熟模式可参考,又涉及私有产权,推进之难可想而知。不过,这也是倒逼我们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次契机。
从我省各地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政策设计、基层组织的协调能力、紧密互动的邻里关系和成熟的民主协商机制,乃至于电梯施工企业的服务能力,都是加装电梯成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协同共治,才能让这一民生工程推进提速,惠及更多居民。
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折不扣落实“为民办实事”,耐心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能把加装电梯这一“关键小事”办成群众点赞的“民生大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观点声音
调解遇阻可“打官司”
省政协常委、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涂书田:加装电梯工作中,因为低层住户“一户反对”,从而导致整个单元的项目流产、遇阻,这种现象在实践中比较普遍。实际上,在正常调解的手段不能奏效时,相关部门可以引导业主通过“打官司”方式解决争端,在广东、江苏、四川等省份已有成功案例。在是否安装电梯问题产生争议时,支持和反对加装电梯的业主,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手段平衡各方诉求、化解矛盾。建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就老旧楼房相邻关系诉讼制定统一的司法政策,指导各地法院开展老旧房加装电梯产生的司法实践。
正视相关业主的利益诉求
省政协常委、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锋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给高层业主带来的房产增值效应明显高于低层业主。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减少给低层业主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要正视他们的合理利益诉求。建议由政府或第三方专业机构针对不同小区、不同户型确定参考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低层住户适度的经济补偿,让邻里关系更和谐,让加装电梯推进得更快更顺畅。(记者 朱 华 实习生 袁芳甜 李 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