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新华网
图集 
 
  
日前,记者从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巡护人员在开展越冬期鸟类同步调查与监测工作时,发现了41只野生麋鹿。据悉,这是在该保护区监测到的最大野生麋鹿种群。
“这些麋鹿是在保护区内下北甲湖监测点被发现的,是我们保护区在监测工作中发现麋鹿数量最多的一次,麋鹿群中还有十余只幼年麋鹿。”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万松贤告诉记者,麋鹿喜好沼泽湿地环境,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保护区内青草和水草多、人为干扰少、湿地面积大,适合麋鹿生存,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麋鹿来到这里。”
据了解,麋鹿被称为湿地旗舰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为它头脸狭长像马、角像鹿又与其他鹿略有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因此又名“四不像”。(记者 赖海荣)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本网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