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46岁的曹加祥背着相机行走在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的各处角落,银杏叶黄了,柿子红了,各色枫叶映衬着白墙黛瓦,曹加祥忙着用镜头寻找一道道美景。这座具有500年历史的古村,历经风雨,如今有了“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新华网 戴艳/文 王中庆/摄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村居大多沿山而建,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曹加祥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开发前的篁岭古村,缺水缺电、梯田荒废、经济凋敝,与如今“中国最美乡村”的颜值相差甚远。当年许多村民离开家乡向外谋求出路,高中毕业后的曹加祥也外出寻找机会,闯荡的十几年间,他学过服装设计,做过服装加工,还开了服装店。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2009年,随着国家乡村旅游政策的推动,婺源县启动对篁岭古村保护性开发,村民整体搬迁下山,在山下住上了新房子,而山上的老房子被保留下来,曾经破败的老村迈出探索的新步伐。新华网 戴艳/文 王中庆/摄
家乡的发展前景让曹加祥看到了机遇,2012年,他选择回到篁岭,与乡亲们一起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新华网 戴艳/文 王中庆/摄
“晒秋”是篁岭古村数百年来的民俗,也是如今的篁岭被世人认识的第一印象。由于有服装设计功底和摄影技能,曹加祥被景区开发公司看中,负责“晒秋”的运营和打造。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一项篁岭人人都会的农活,如何升级为乡村旅游的文化符号?在地方相关部门、企业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曹加祥做过许多尝试,不断寻找、发现和创造乡村之美。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橙黄的稻谷、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褐红的柿子……这些普通农作物被拼成各类字样和图案,呈现不同的主题,在晒谷场、小巷里、房前屋后,与传统民宅相互映衬,成为篁岭乡村旅游的独特名片。“篁岭晒秋”名气越来越大,曹加祥也越发觉得,晒秋不只是晒秋,而是一门视觉艺术。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自小喜爱摄影的曹加祥是热衷追逐美的,无论严寒酷暑,都能看到他穿行乡间拍摄的身影,记录村民生活,寻找篁岭之美。遇见来景区采风的摄影师或媒体记者,他总是抓紧时间多问多学。在他的心中,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家乡的美怎么拍都不够。新华网 戴艳/文 戴艳/摄
曹加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玩起了无人机,学着拍摄短视频,并开设多个自媒体账号。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经过开发的篁岭古村蜕变成了“中国最美乡村”。景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新华网 戴艳/文 王中庆/摄
整村开发、生态入股、就业创业、品牌创建……“篁岭模式”盘活了古村落,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复原它原本的样子,拯救了“半空心化”濒临消亡的古村困局。2021年上半年,篁岭景区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新华网 戴艳/文 曹加祥/摄
站在自己的摄影作品前,曹加祥感叹自己是幸运的,能够在家乡做自己热爱的事。新华网 戴艳/文 王中庆/摄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