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南昌文旅市场“火”了,“到南昌去”成为社交平台网络热词,深度游、品质游、“打卡”游成为外地来客首选。南昌文旅系统紧盯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内重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发挥南昌红色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拥抱“诗和远方”。
游客量创新高,博物馆火爆“出圈”
记者从省文旅厅了解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考古遗址公园”)、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等均达到客流高峰,位列全省“五一”假期前4天十大热点博物馆之列。
5月1日9时,考古遗址公园通往游客服务中心的主要通道上就已经人头攒动。“我们是从浙江来的游客,早就听说海昏侯的‘大名’,正好‘五一’休假,就带着孩子来南昌看看,也上上‘历史课’。”游客胡先明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考古遗址公园在“五一”假期迎来了参观热潮。据统计,仅5月1日,考古遗址公园的游客量就达3.63万人次,创下单日接待量新纪录。据了解,考古遗址公园在“五一”假期开展了汉风市集、游艺、舞蹈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联合公司所在地铁河乡推出龙虾美食节,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在参观游览之余,带给游客更加多元的游玩体验。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金石·禅心——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作品特展”让八大山人与吴昌硕两位艺术大师穿越时空进行艺术“对话”。走进展馆,迎面而来“金石·禅心”几个字巧妙地融入画展设计的布置元素之中,不少游客在这里打卡拍照。“这里有一种江南文人生活的水墨画文化氛围,让人很喜欢。再加上我们身着汉服走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真的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很有意境,我很喜欢。”来自武汉的大学生与几位好友相约身着汉服来到南昌,只为品味这里的古典氛围,八大山人纪念馆成了她们的首选。据统计,“五一”假期前4天,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到访游客超过5.1万人次。
文旅融合,特色化“新体验”吸引八方游客
五一假期,南昌红色旅游“当红不让”。
5月1日,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前,早上8点多,就已经有蜿蜒的人群在排着队,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的热情高涨。“我从瑞金来,红色基因在我的血脉里传承,来南昌当然要来看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红色血脉传承的地方。”来自瑞金的游客李志忠告诉记者。据统计,五一假期前四天,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来访游客超7.7万人次。
5月1日清晨6时许,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八一广场上空缓缓升起,上万群众齐聚广场,庄严肃穆,大声唱着国歌。“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红色的城市,在‘五一’这天升旗很有意义。希望南昌以后越来越好。”在八一广场观看升旗的全国劳动模范罗玉英表示。
说起文旅融合就不得不提刷爆“五一”朋友圈的滕王阁景区,4月29日至5月2日,该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突破4万人次。常态化开展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打造虚拟人“王勃”评测游客背诵《滕王阁序》、沉浸式夜游滕王阁等项目的不断加持,为游客打造了文化有深度、体验有乐趣的智慧化旅游新体验。
在太平镇举办的南昌市首届“金花”户外运动节暨马术嘉年华活动,展现了马术文化的优雅风尚和马术运动的独特魅力,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罗亭镇花溪谷景区,美丽乡村生活节带来的露营市集、汉服游园会等休闲项目,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都市文化和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别样体验;借助地标性场地磨盘山森林公园,磨盘山美乐会开展别具一格的“草地+”活动,17组优秀音乐人热力开唱,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周边街区商铺营业额达千万元……假日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各类主题活动人气爆棚,展示湾里山水风景的同时,引得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湾里管理局各景区景点在假期共接待游客29.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65.69万元。
“城市会客厅”“地标建筑”成“打卡”热门
站在八一广场边与江西省美术馆合影,在绿地双子塔“比耶”拍照,在华润万象城电梯里拍下自己与南昌之星摩天轮的照片,在南昌的街道上拍下沿路盛放的花朵……南昌这个人文与浪漫相结合的城市,正在以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断飙升的颜值、不断丰富的旅游产品成为广大游客越来越重要的旅行目的地。
5月2日晚,秋水广场前人山人海,不少市民游客携家带口来一观喷泉风采。“早就在网上刷到南昌的秋水广场喷泉,夜幕降临,我们刚在双子塔拍照打卡,卡着时间来看喷泉,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占不到前排了,但是能看看也是好的。”来自上饶市玉山县的游客舒伟告诉记者。随着音乐声响起,几道水柱应声喷出,在光影的配合下美轮美奂,让游客惊叹。(记者 欧阳雨婷 殷思萌)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