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新华网

关注头条江西
图集
新华网南昌5月28日电(王凯丰)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如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近年来,南昌大学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探索形成了“企业化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不要求发表论文,但需符合学校规定要求;学科建设“顶天立地”,既扎根基础研究又对接产业需求……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王光绪正在向参观者介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
“从派学生去企业、到自己办企业、再到将创新型企业价值观融入学科文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不断在探索。”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介绍,通过搭建“企业化”的科教融合平台,该中心有效破解了科教难协同、产教难融合的问题,使得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产业落地三者形成合力,在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加快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进程。
据介绍,该中心20年来累计培养研究生约100名,其中2人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1人次获省部级科技奖。此外,通过创办企业和成果转化,推出的产品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LED照明中高端市场,产业化已实现年产值超30亿元,每年带动全国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理念。”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与科学技术处处长汤泾洪表示,作为江西省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将继续支持南昌大学建设,推动南昌大学力争整体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本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