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新华网
图集
日前,在上犹县寺下镇泥坑村的稻田里,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稻田内,卷入一串串饱满的稻穗,从尾部排出切碎的秸秆,一粒粒金黄的稻种尽收“囊中”。与此同时,该镇1000多亩制种水稻的收割也在同步进行,预计10月初完成此项工作。
今年以来,寺下镇围绕数字化、机械化、服务化三大主题,深化科技赋能,推进“机械换人”行动,成立农机一体化服务中心和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粮食生产“耕、种、收、藏”全程机械化服务,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积极构建制种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亩产综合效益,引进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制种水稻1500亩,实现亩产稻种200公斤以上,年产值达500万余元。(曹章保 通讯员傅品乐、赖圣坊)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本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