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挑选“和事佬” 评理化纠纷
余干县乌泥村打造“调解超市”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11月16日,在余干县乌泥镇保水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在调解纠纷。史港泽摄
在余干县乌泥镇乌泥村,有一个特色“超市”,不售卖任何商品,只接单免费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
11月16日,记者走进乌泥村“调解超市”,看到34名调解员的身份信息、照片、电话以及调解矛盾纠纷的专长等,全部张贴在墙上。
“在这里,来访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解员,双方自愿形成结对帮扶关系。”负责“调解超市”日常工作的调解员吴振汉告诉记者,“调解超市”的成员,均是群众从“五老”(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中选出来的,同时吸收有财经、法律等专业特长的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他们具有威信高、公信力强等特点,一旦群众发生纠纷,就可根据公序良俗、乡规民约等,在法律框架内充当“和事佬”“老娘舅”。
对于“调解超市”带来的好处,村民鲁龙娇深有体会。“我家房子旁有一块约3平方米的空地,邻居认为是她家的,因此产生了矛盾。”鲁龙娇告诉记者,纠纷发生后,通过“调解超市”的介入,她于11月16日和邻居签订了调解协议,争端得以平息,不用花钱请律师去法院打官司。
乌泥镇党委书记彭铮向记者介绍,乌泥村位于鄱阳湖南岸,辖15个村小组,有1588户5813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内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各类纠纷常有发生。乌泥村在老党员吴保水的组织下,自发建立了“保水调解工作室”。近年来,乌泥镇因势利导,通过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给调解员发放餐费、路费补贴等形式,擦亮“保水调解工作室”品牌,在乌泥村打造了“调解超市”。截至目前,“调解超市”已成功调解了150起矛盾纠纷,涉及金额200余万元,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新路。(记者 李 颖 洪怀峰)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