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鹰潭市全域一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鹰潭市咬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围绕推进“教育强市”战略,聚焦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率先在全省全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建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鹰潭市“县管校聘”改革经验被省深改办纳入向全省推广的唯一教育改革项目。余江区、贵溪市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
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大力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坚持规划引领。该市健全完善城乡教育服务功能,修订调整《鹰潭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科学编制《鹰潭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专项规划》等,纵深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市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大班额比例为2.89%,低于3%的省定标准,一至四年级标准班额占比90%以上。二是科学布局网点。该市全面调整城乡学校网点布局,通过推进集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全部统筹合并到集镇寄宿制学校就读。目前,该市已对21个乡镇实施了农村教育网点调整,乡镇学校成班率大大提升。三是强化项目带动。2022年,全市新开工教育项目33个,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21.1亿元,新增学位27140个;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11.49亿元,新增学位14420个;年底计划建成项目14个,总投资9.8亿元,新增学位16020个。
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全域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注重激发教育活力。一是坚持引育结合,全力补齐短板。一方面,该市不断强化教育人才引进,改善教师学历和学科结构。近三年,招录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26名。近两年,招聘教师595名,其中音体美教师132名,占比22.2%,并实行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走课制”,有效解决音体美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在全市挂牌组建了109个市县两级名师工作室,有效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二是落实“县管校聘”,盘活师资资源。该市结合鹰潭被列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契机,锚定鹰潭全域一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在全市全域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编制、职称“双统筹”,开展校长、教师“双聘任”,有效促进教师区域内“双循环”。全市通过“县管校聘”,交流轮岗了校长81名、教师1145名,教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三是落实待遇保障,激发队伍活力。各区(市)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出台了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文件,将教师年终奖励性补贴纳入财政预算,与公务员同频调整、同步发放;市、县两级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年均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的目标。
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校园内涵发展,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大力推进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市教育局起草并报经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鹰潭市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工作方案的通知》,用三年时间实现城乡教育联合体全覆盖,目前已经组建36个;组建鹰潭市二中联合学校,实现中心城区初中优质均衡;章家小学(村小)与鹰潭市八小组建八小高新区分校后,生源翻了一番,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分校师生12人获市级比赛大奖,被村民们夸赞为“家门口的好学校”。今年,市教育局更是跨区域组建了市二中与九中、市九小与市十二小教育联合体,并将市五中建成“江西师专附中”。加快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该市利用“智慧美城”建设契机,深化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市教育局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在智慧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用好录播室、在线教育,建立市本级优质教育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通过教育信息化助推全市特别是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鹰潭市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学校思政德育改革创新,落实落细“双减”政策,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为依托,坚持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拓展校园文化载体、打造师生精神家园、塑造学校品牌内涵,推动铜文化、道文化、旅游文化、血防文化、韬奋文化、心学文化等主题文化走进校园,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鲜明特色与生动局面。
余江区 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初冬时节,从余江七小崭新的教学楼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这所学校占地面积66亩,建有教室56间,在2020年2月投入使用后,有效化解了城区教育大班额的问题。
“最好的地段建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这是余江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近年来,余江区委、区政府坚持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制订、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先后投入30亿元,新建学校12所,改扩建学校121所,新增学位2万多个,使各地办学水平更优质、资源配置更均衡、教育机会更均等。
高——“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余江区委、区政府坚持“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理念,坚持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构建起“重教为先、兴教为本”的教育生态。
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建立书记、区长双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四套班子挂点联系学校、书记区长现场办公等议事机制。该区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研究、同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全部纳入教育部门预算管理,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快——以“换道超车”展现“余江速度”。城区15分钟上学圈正在成为现实,农村学校条件不比城里差。短时期内实现“换道超车”,使“余江速度”令人刮目相看。
余江区全面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实行城区学校大扩容,在推进城市建设中优先考虑学校布局规划,让位给学校建设;实行乡镇寄宿制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新建了锦江中心小学、潢溪中心小学,并对21所乡镇寄宿制学校进行集中改造,保证了全区乡镇中学均能满足学生寄宿要求。
同时,该区实施新一轮教育教学设备更新和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建成了余江区教育城域网,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进行升级改造。
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强化“县管校聘”,全区按照分步实施、分批推进的方法,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全区2450名教师参与改革,教师有序流动人数达16%。启动教育联盟改革,组建9个教育联合体,实行“1+N”强校带弱校办学模式。
加大教师招聘力度,5年来该区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教师1030名。优化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每年培训教师3万多人次,组建了42个“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
坚持“五育并举”,该区开齐开足课程,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投入校园文化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分期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凸显的示范学校。
贵溪市 打出改革“组合拳” 城乡教育更均衡
2022年秋季学期,通过网点调整,210名四、五、六年级新生走进新组建的贵溪市雷溪中小学。调整后的雷溪中小学通过挂靠贵溪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近年来,贵溪市按照“补短板、强基础、优配置、提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网点大调整、项目大建设、教育大改革,强力推动义务教育城乡、校际齐头并进,向优质均衡迈进。目前,贵溪市城乡教育差异系数逐步缩小。
优化资源配置。2022年,该市安排教育项目33个,其中新建项目7个、新(改扩)建项目26个,预计总投资15.14亿元。项目建成后,该市将新增校舍面积51.7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万余个。
该市编制了《贵溪市城区学校网点布局规划》《贵溪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规划》(2021-2025年),对义务教育学校网点进行科学调整,形成东、西、南、北相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近三年,贵溪市城乡学校增加9000个学位,可基本满足学生入学需求。
调整农村学校网点布局,贵溪市通过推进集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已分批次完成18个乡镇54个农村小学规模教学网点撤并,节省教师60余人。该市通过新(改扩)建学校、划片区招生、增加学位数等多种方式,科学布局城区学校网点,有效解决了城区大校额、大班额和就学难等突出问题。
推进教育改革。按照“稳步实施、优化布局、纵深推进”的改革思路,贵溪市把“县管校聘”改革列入“书记工程”,坚持高位推动,优化城乡师资配置。
在“县管”方面,贵溪市实施教师编制、职称、待遇“三个统筹”管理;优先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编制周转池,统筹500多个机动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大政府购买岗位力度,每年统筹520万元用于短期聘用教师;出台了《关于职称(职务)评聘向农村学校倾斜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111名教师予以相应的职称评聘;对轮岗交流的37名教师,保持其原职称岗位不变;每年统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发放边远艰苦教师津补贴,在金屯中小学、耳口中学、樟坪民族学校等学校建成260套教师周转房。
在“校聘”方面,实施干部聘任制和教师全员竞聘上岗改革。学校干部由任命制改为聘任制,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由学校对其机构设置、岗位安排、中层干部聘任方式进行自主决定。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全面完成。大力推进教育联合体办学模式改革,共组建了12个教育联合体,实现教育联合体全覆盖。该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活动,努力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办学差距。
月湖区 让城乡每个孩子享有高质量教育
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智慧化的教学设备……今年10月,全面升级改造后的月湖区属鹰潭市第一小学正式投入使用,有效破解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月湖区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聚焦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办学差距,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改革,优化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网点布局和城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抓改革,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月湖区成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月湖区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对区属学校进行摸底,并拟出“一校一策”整改方案,督促学校对标推进。
稳步实施校长交流轮岗制。全面取消区属学校现有行政级别,将区属学校现有科级职数统筹管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级领导管理人员去行政化改革已经完成。
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该区坚持有序流动、主动流动,让薄弱和农村学校能吸引好的师资及管理人员,并确保好学校根基稳住、发展更好。目前,该区29名校长(副校长)、18名教师交流轮岗到位。
逐步推进办学模式改革。该区以市三中、市一小为依托,实施“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城乡学校联动、捆绑式共享发展。
重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着力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月湖区大力推进新(改扩)建学校项目建设,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2022年至2023年,月湖区预计投入7.4亿元,新建市十四小、市十三中、市十七小3所学校,改扩建市四小、市一小、四青中心小学、市十二中4所学校,新增学位7425个。
同时,该区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投入资金700万元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班级终端达标率、班级网络接入省域网比率、集中控制软件安装达标率全部达100%。
打基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月湖区进一步改进教师考核和管理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校长发现、推荐、培养、选拔、使用机制。该区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统筹规划骨干教师梯队建设。
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教研工作,月湖区将全区分成“三个片区”进行联片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区优秀授课教师”“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
同时,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月湖区及时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乡镇教师工作补贴,全额拨付公办学前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政府性奖励,教师绩效奖按人均7.3个月全部发放到位。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