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灌溉 服务到田间
2022-08-23 08:55:01 来源: 南昌日报
关注新华网
图集

    面对近期严峻的抗旱形势,南昌市通过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投入抗旱资金、增设大小临时泵站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志愿服务助力

    “有水了!禾苗有救了!”8月17日,在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种粮户祝先有看着水从灌溉沟渠涌向田里,兴奋地喊道。

    近期,连续多日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罗亭镇部分稻田出现不同程度干枯迹象。“前几天,我们这里水库开闸放水了,但是抗旱沟渠里淤泥、水草等杂物过多,导致水流受阻,田里的水还是不够。”说起自家160余亩的“饥渴”农田,祝先有紧锁眉头。

    为积极有效应对旱情,及时给农作物“解渴”,罗亭镇第一时间启动抗旱保苗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组建抗旱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科学制定灌溉用水计划。

    在了解到祝先有的难题后,抗旱志愿服务队队员迅速下到田间,排查无法畅通供水的渠段,并紧急调配人员、设备,对渠道进行清理、堵漏、加固,让供水顺畅流入农田。“前一天向镇里反映了情况,第二天就派人解决了。现在田里水源充足,太好了。”祝先有说。

    “我们实行干部分片包干、包村、包户机制,组织技术人员到一线落实抗旱保障措施,主动做好灌溉服务,加强农业抗灾技术指导。同时,镇里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员出动,加班加点对抗旱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和调配,根据旱情形势,及时开展抗旱工作。”罗亭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李蒋告诉记者,针对没有水源条件的种植区域,镇里调用周边4个水库水源,分批分组安装电排,利用13个抽水泵进行抽水灌注,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尽最大可能扩大灌溉范围。

    科学调度水源

    在南昌经开区樵舍镇的稻田旁,伴随着抽水泵“隆隆”的轰鸣声,引来的河水“哗啦啦”地灌入稻田里。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青联村种粮户龚火印一扫多日的愁容。

    龚火印是当地的种粮大户,全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他承包种植的664亩水田。面对连日的高温干旱,他急得皱起了眉头:“现在是水稻成长关键期,就怕影响抽穗!”

    旱情就是命令,南昌经开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开展抗旱保供水工作,在赣西联圩永建村段赣江边,安装调试了8台抽水设备,日夜抽水灌溉农田,同时调集了辖区各村的水轮泵、村民的小型水泵,组织干部群众从附近的河塘、沟渠多方抽水灌溉,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需求,千方百计地减少农户损失。

    “这段时间,大家忙前忙后,帮我们解决了抽水难题,为我家的水稻送来了‘及时雨’,减少了损失。”看着涓涓流淌的水流入稻田,想象着秋季即将收获的“金黄”,龚火印脸上露出了笑容。

    除了科学调度水源,引水保障灌溉,经开区还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农业工作人员到村组抗旱一线开展专项行动,做好疏通水渠等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农户也纷纷参与到抗旱自救中来,一起清除杂草、布置水管、疏通水渠,缓解旱情。经过几天的连续作业,水渠过水能力明显增强,水流通畅,灌溉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打井抗旱保收

    “太好了,出水啦,庄稼终于有水灌溉了……”8月15日下午,在新建区联圩镇路司口村的一处抗旱深水井施工现场,耗时3个多小时打好的抗旱井里涌出一汪清泉,当地村民激动不已。

    组织专家下沉一线、调取抗旱设备、投入抗旱资金,积极统筹水源调度……新建区全力保障辖区农业灌溉用水。

    据介绍,路司口村有4700亩稻田,眼下正是中稻抽穗灌浆、晚稻分蘖的关键期,需要大量水源,可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稻田里的水稻频频喊“渴”。为此,联圩镇及时联系打井队,在水源充足区域打机井,着力解决农户灌溉难题。看着喷涌而出的“甘泉”“冲”向稻田,村里的种粮大户熊一财激动不已:“现在有水了,稻田有救了,收成也有保障了,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路司口村村干部熊凤华告诉记者:“一口抗旱深水井24小时连续抽水可以解决周边30亩稻田的灌溉问题,目前,路司口村已经陆续完成了29口抗旱深水井的建设,并在草汊圩电排站架设了3台20千瓦的抽水泵,全力保障秋粮收成,减少农户损失。”截至8月14日,联圩镇累计投入抗旱资金500余万元,增设大小临时泵站260余处。(杨紫清 记者 万敏 殷思萌 胡彦思 吴潇远)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凯丰
加载更多
江西部分地区旱情持续
江西部分地区旱情持续
“方寸戏台”扎根山乡 农民木偶剧团送戏25载
“方寸戏台”扎根山乡 农民木偶剧团送戏25载
“爸爸,我考上了!”
“爸爸,我考上了!”
“莲鱼共养”富农家
“莲鱼共养”富农家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13441128937543